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梅田勋专利>正文

弦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2160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弦乐器,其通过使表板的特定的区域振动,可以实现弦乐器的声音特性的提高。吉他(1)具备具有表板(2)等的琴身(8),撑杆(3)安装于表板(2),该撑杆(3)具有沿该表板(2)的表板内面(15)平行地配设的纵长形状的横架连接部(16)、从横架连接部(16)的两端分别以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式弯曲的一对连接脚(17a、17b)、从横架连接部(16)的中央附近沿连接脚(17a)等的突出方向设置的弦桥连接脚(18)。另外,在表板(2)上形成有切削加工成凹状的一对凹部(21a),撑杆(3)的连接脚(17a)等与粘接于该凹部(21a)等的薄板状的振动板(4)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弦乐器,尤其涉及具备下述撑杆的弦乐器,该撑杆安装于原声吉他等弦乐器的表板内面,具有增强并支承弦乐器的琴身的功能,同时可根据表板的振动调 整音响。
技术介绍
目前,通过使张设的弦的振动在中空的琴身内部进行共鸣,使表板振动,由此,制 作可以发出各种弦乐器所独有的音色的吉他等弦乐器。在此,以一般的吉他为例进行说 明,这样的吉他作为主要的构成具备由表板、侧板及内板中空状地形成内部的琴身;按照 从该琴身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的琴颈;安装于琴颈的上面的指板;设置于琴身的表板外 面的中央部分的弦桥;设置于表板内面的表板加强用的多个撑杆;设置于琴颈的前端的琴 头;在弦桥及琴头之间张设的多根弦(例如,吉他一般为6根)。 在此,在已知琴身的表板内面安装的多个撑杆如前所述那样具有用于加强表板的 强度的作用,并且由于这样的撑杆的布局、长度、材质、形状等,会给声音的强度、音色或共 鸣等弦乐器的声音特性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弦乐器的制作者特别注意这样的撑杆的安装 及布局等。 通常,撑杆由将木材等进行加工而成的棒状的部件构成,按照可紧贴固定在平板 状的表板的表板内面的方式,在至少一面上设置平坦的面。而且,表板利用一般在弦乐器制 作中使用的粘结剂,通过在上述平坦的面上涂覆粘结剂进行粘合。在此,对于多个撑杆的布 局,一般熟知的是从贯设于表板中央的音孔的下方位置朝向琴身的下端扇状地配设。另外, 在表板的高音振动区域及低音振动区域,也分别进行了改变撑杆的长度、形状、材质等的尝 试。 另外,并不限定于将多根撑杆如上述那样单纯地扇状进行布局的吉他,熟知的还有将长短的撑杆纵横地配置,使声音特性提高的吉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另外,也有按照将撑杆各自的两端部从前端向中央附近倾斜的方式加工的吉他,也能够实现与表板的配置位置相适应地变化倾斜角度这样的调整。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文献第3847746号公报 但是,上述那样的吉他等弦乐器为撑杆整体沿表板内面紧贴地粘合的吉他,其使 表板整体平均地振动。即,目前还没有集中表板的特定区域(点)进行振动的结构的吉他。 在此,众所周知,声音是从一点发生源产生的声音作为波动向其周围传播,可以使 特定的区域强烈地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弦乐器,通过使表板的特定区域 (点)振动,使表板整体产生共鸣,可以实现弦乐器的声音特性的提高。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弦乐器的主要构成为"具备内部形成为中空状的琴4身,该琴身具有表板、侧板及内板,并在所述表板及内板的至少一个上具备振动调整装置,所述琴身的所述振动调整装置至少具备如下之一凹部振动调整部,其具有将所述表板的表板内面及所述内板的内板内面的至少之一凹状地形成的凹部;振动板振动调整部,其具有与所述凹部及所述凹部的外周形状大致一致,与凹部侧壁保持规定的间隔,缓慢插入所述凹部并粘接的薄板状的振动板;槽部振动调整部,其具有槽状地穿设于所述表板的所述表板内面及所述内板的所述内板内面的至少一个的槽部、以及由所述槽部围成的凸部。" 在此,所谓弦乐器,例如为利用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乐器,如果举出一例的话,熟知的有利用弓等擦过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的弦使之振动的擦弦乐器;敲击钢琴等的弦使之振动的打弦乐器;以及吉他、曼陀林、诗琴等用手指弹弦使其振动的拨弦乐器等。这些都是通过使弦的振动产生共鸣而发出大的声音的乐器。另外,本专利技术假设为内部具有中空状的琴身的弦乐器,因此主要举出擦弦乐器或拨弦乐器作为其对象。 另外,所谓振动板振动调整部的振动板,是将木材等例如加工成薄板状,其用作如扬声器中使用的扬声器振动板那样可通过振动传递声音的振动板。这时,薄板状的振动板由粘接剂粘接于表板的内面,因此,振动板的振动向表板传递,则表板整体振动。另外,如上所述,声音的振动作为波动传播,因此,其以该振动板为中心,声音在表板上大致同心圆状地扩散。在此,振动板的形状没有特殊的限定,但是,为了配合声音的扩散,或不阻碍声音的传递,优选考虑例如具有圆形状、椭圆形状、或洋梨形状等主要由曲线形成的外周形状的振动板。另外,振动板的原料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木材,也可以使用金属、玻璃、纸等木材以外的材料。另外,即使在使用木材的情况下,为了得到作为目的的声音特性,也可以适当变化使用的木材的材质或硬度等。另外,振动板的形状没有特殊的限定,也可以是由例如平板状、圆锥状、半圆球状及波形状的至少一个形状构成。 另一方面,所谓凹部是将表板切削成凹状。在此,也设想将上述的振动板只粘接 于表板内面,但是为了更可靠地进行声音的传递,而按照具有与振动板的外形状大致一致 的凹部侧壁的内周形状的方式形成凹部。另外,这样的凹部按照与缓慢插入的振动板的形 状大致一致的方式进行加工,因此,在振动板被缓慢插入的状态下,凹部侧壁和振动板的外 周壁之间保持有规定的间隔。在此,凹部可以例示出将表板内面等切削加工成凹状的凹部 等。在此,凹部振动调整部是从上述的振动板振动调整部将薄板状的振动板的结构除去的 构成,这样有时也可以起到与上述情况相同的作用。 另外,所谓槽部振动调整部,具有槽状地穿设表板的表板内面及内板的内板内面 的至少一个的槽部、和由槽部围成的规定形状(例如,椭圆形状)的凸部。在此,凸部的上 面与表板内面或内板内面一致。即,从侧方看,从槽部的最深部的位置向上方(琴身的内部 的空间方向)突出地构成。另外,也可以在凸部的上面粘接振动板振动调整部的薄板状的 振动板。这些振动板振动调整部及槽部振动调整部调整表板和/或内板的振动。 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弦乐器,通过形成表板的表板内面或内板的内板内面,形成凹 部,并按照将振动板缓慢插入该凹部的方式嵌入粘接;或者通过在表板内面及内板内面形 成槽部及凸部,能够较长地持续弦乐器的共鸣,可以使增大发出的声音等声音的特性产生 变化。在此,作为振动板中使用的材料之一例,可以使用与表板不同的松、杉、柳安等木材。 另外,即使是在表板及内板的任一个上设置所述凹部,也能期待起到提高上述的声音特性 的作用。5 在此,从吉他等的弦的一般配置来看可知,从内部正面观察表板内面时,对面左方侧被设为产生由短波长形成的高音的高音振动区域,对面右侧方被设为产生由长波长形成的低音的低音振动区域。因此,在高音振动区域中,以高频率进行共鸣的振动面积小,且/或选择硬质的材料,形成振动板,另一方面,在低音振动区域,以低频率进行共鸣的振动面积比较大,且/或选择软质的材料,形成为振动板,由此,在仅通过振动板谋求声音特性的调整时,利用撑杆的任一种情况都能进行良好的声音特性调整。另外,对第二振动板也可以同样地进行上述尺寸及材料等的选择。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弦乐器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还具备如下特征,"所述振动板振动调整部将一对所述凹部以中间夹有弦桥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表板内面,所述弦桥设于所述表板的表板外面,所述振动板振动调整部还具备撑杆,该撑杆具有与缓慢插入所述凹部并粘接的所述振动板进行连接的一对连接脚,以及将相互的所述连接脚彼此横向架设、沿所述表板内面进行连接的横架连接部,所述撑杆与所述表板内面在至少两处进行连接"。 在此,所谓撑杆具有与上述一对振动板连接的一对连接脚及横架并连接所述连接脚的横架连接部。即,与目前的撑杆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弦乐器,其具备内部形成为中空状的琴身,该琴身具有表板、侧板及内板,并在所述表板及内板的至少一个上具备振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琴身的所述振动调整装置至少具备如下任一个:凹部振动调整部,其具有将所述表板的表板内面及所述内板的内板内面的至少之一凹状地形成的凹部;振动板振动调整部,其具有与所述凹部及所述凹部的外周形状大致一致,与凹部侧壁保持规定的间隔,缓慢插入所述凹部并粘接的薄板状的振动板;槽部振动调整部,其具有槽状地穿设于所述表板的所述表板内面及所述内板的所述内板内面的至少一个的槽部、以及由所述槽部围成的凸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田勲
申请(专利权)人:梅田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