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与时间偏移的电表校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2079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6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类与时间偏移的电表校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属于电能表时钟校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采集各电能表冻结的用电量数据,并构建对应的用电量时间序列;对各所述用电量时间序列进行聚类,得到各聚类簇;根据预设的互相关函数,分别对同一个聚类簇中的各电能表对应的用电量时间序列进行计算,得到每个聚类簇中各电能表之间的最大时间偏移量;根据各所述最大时间偏移量,计算每一个电能表与同一聚类簇中的其他电能表之间的平均时间偏移量,并根据各所述平均时间偏移量,对各电能表进行时间校准。因此,通过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大规模部署场景下多电能表时钟偏差的高效检测与精准校准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能表时钟校准,涉及一种基于聚类与时间偏移的电表校时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技术介绍

1、电能表是电力系统中采集用电数据的核心设备,其记录的用电量时间序列是电网负荷分析、碳排放监测等业务的基础依据。在智能电网场景下,通常需部署多台电能表,但受硬件老化、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各电能表的时钟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导致计费失准,不仅影响电力贸易结算的公平性,还可能给用户或电力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2、现有电能表时间校准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一是广播校时,通过配置自动、联动或手动触发的广播校时任务,由设备发送时间报文供电能表调整自身时间,但受dlt645-07协议限制,设备与电能表时差需控制在5分钟内且每天仅允许一次成功校时,适用范围小;二是参数校时,针对时钟偏差较大的电能表逐只发送校时命令并验证独立密码,但因密码各不相同导致校时效率低、耗时长;三是人工校时,通过逐点读取电能表时间数据进行校准,虽准确性最高,但存在效率低、周期长、人力成本高的问题,目前主要依赖盲目性抽检。上述这些现有技术,均难以满足大规模电能表集群对“高效实时检测+精准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聚类与时间偏移的电表校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类与时间偏移的电表校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各电能表冻结的用电量数据,并构建对应的用电量时间序列,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聚类与时间偏移的电表校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所述原始用电量时间序列进行缺失值补充,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聚类与时间偏移的电表校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所述用电量时间序列进行聚类,得到各聚类簇,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类与时间偏移的电表校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聚类与时间偏移的电表校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类与时间偏移的电表校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各电能表冻结的用电量数据,并构建对应的用电量时间序列,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聚类与时间偏移的电表校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所述原始用电量时间序列进行缺失值补充,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聚类与时间偏移的电表校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所述用电量时间序列进行聚类,得到各聚类簇,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类与时间偏移的电表校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互相关函数,分别对同一个聚类簇中的各电能表对应的用电量时间序列进行计算,得到每个聚类簇中各电能表之间的最大时间偏移量,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聚类与时间偏移的电表校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梓航林奇峰赵冠懿易仕琪曾争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