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式气液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2019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液体两相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液容器、离心水泵和气液混合室等。用于气体分离、净化等方面。该装置利用离心水泵形成负压,吸入待净化气体,利用旋流实现气液的充分接触,利用容器内的正压排出净化气体。具有体积小,能耗低,气液反应充分等特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液体两相反应装置,属于气体分离、净化领域。气体的分离或净化,常需要通过气液两相反应,即用反应液吸收气体中的某些成分来实现。常用的气液反应装置有板式塔、填料塔、文丘里洗涤器等,这些装置通常都需要有较大的体积和能耗,才能达到预期的净化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能耗低的气液反应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反应液容器内装有一离心水泵,其进水口上方设有分别与反应液和待净化气体相通的气液混合室。当离心水泵高速转动时,反应液在容器内绕轴旋转,形成旋流。同时,反应液从气液混合室的进水口大量、高速流入离心水泵进水口,使气液混合室内形成负压,将待净化气体吸入。在反应液中所形成的大量气泡被高速旋转的水泵叶轮所击碎和搅拌,并随旋流在容器内回转、循环若干次,进行充分反应,得到净化后从液面上逸出。本技术因为气泡被叶轮击碎后直径很小,且在反应液内的行程长,所以在较小的容器内即可实现气液两相的充分反应。并且可以利用气液混合室内的负压吸人待净化气体,利用容器内的正压排出净化气体,而不需要再用其他装置对气体进行增压。又由于采用横截面为圆形或近似圆形的反应液容器,所以反应液流动的阻力小,离心水泵的能耗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旋流式气液反应装置的剖面图。该装置包括一个横截面为圆形或近似圆形的反应液容器(3),容器底部中央装有离心水泵(9),离心水泵叶轮周围有多个开放式出水口(8),离心水泵进水口(7)上方设有分别与反应液(5)和进气口(1)相通的气液混合室(6)。离心水泵高速旋转后,即使得反应液绕轴旋转,并在气液混合室内形成高速向下流动液流,将待净化气体从进气口吸入,气泡被叶轮击碎和搅拌,在反应液中多次回转、循环后,从液面上逸出,并从出气咀(2)排出。为防止反应液旋转速度过高,形成较深的漩涡而将气液混合室露出液面,在容器内壁上设有数个凸起或凹陷(4),以限制过高的流速。权利要求1.一种气液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液容器(3)、进气口(1)、出气咀(2)等,其特征在于反应液容器内有一离心水泵(9),离心水泵进水口(7)上方有一分别与反应液(5)和进气口(1)相通的气液混合室(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液容器,其特征在于水泵叶轮周围有多个开放式出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液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容器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近似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液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容器的内壁上有数个凸起或凹陷(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液体两相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液容器、离心水泵和气液混合室等。用于气体分离、净化等方面。该装置利用离心水泵形成负压,吸入待净化气体,利用旋流实现气液的充分接触,利用容器内的正压排出净化气体。具有体积小,能耗低,气液反应充分等特点。文档编号B01J10/00GK2320321SQ97220929公开日1999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梁殿国, 杨占元, 肖进, 王来鹏, 刘京平 申请人:北京长缨机电设备厂, 梁殿国, 杨占元, 肖进, 王来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液容器(3)、进气口(1)、出气咀(2)等,其特征在于:反应液容器内有一离心水泵(9),离心水泵进水口(7)上方有一分别与反应液(5)和进气口(1)相通的气液混合室(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殿国杨占元肖进王来鹏刘京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缨机电设备厂梁殿国杨占元肖进王来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