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粒度组成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1656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携式粒度组成测量仪,用于散状颗粒物料粒度组成的现场测量。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多个标准测量筛从上到下,按照筛孔从大到小的顺序安装组合而成。其中,标准测量筛包括外筒、内筛和夹层,其特征是:夹层由测量弹簧和测量指针组成,测量指针由测量端与指针端组成,测量指针的测量端与测量弹簧滑动端、内筛外径适当位置处硬化固结,测量弹簧固定端与外筒、夹层上端或下端硬化固结;外筒在测量指针上下滑动轨迹处开缝,开缝两侧的外筒壁上按照弹簧变形系数标定重量刻度表,在开缝处外筒上、下端分别设置四对两两对应的上、下活动搭扣。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快捷实现物料粒度组成的现场测量。结构简单,可根据实际需求自由组合测量粒度级别。(*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量
,特别是涉及粒度测量,能方便快捷地实现散状颗粒物料 粒度组成的现场测量。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通用的粒度测量设备是由筛子(网目筛等)和秤重设备(天平等)配合组成 的,携带不便且测量程序繁琐,很难实现在生产现场的粒度测量。CN101334350公开了一种能同时测量多种干粉料粒度的多筛气流筛分装置。它包括外 壳,所述外壳的上部安装多筛筛分装置,外壳内安装分离装置和负压装置,多筛筛分装置、 分离装置和负压装置通过连接管依次连接;在壳体上还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显示及操控装 置。其配套设施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适于大量物料测量,现场携带不便,且筛分后还需要 进一步称量才能计算得出被测物质粒度组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通用粒度分级、测量设施携带不便且测量程序繁琐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便携式粒度组成测量仪,能方便快捷地实现散状颗粒物料粒度组成的现场测量。 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便携式粒度组成测量仪,由多个标准测量筛按照筛孔从大到小的顺序组合而成,标准测量筛包括内筛(9)、夹层(10)和外筒(11),其特征是内筛(9)按照标准级别系列制作,夹层(10)由测量弹簧(3)和测量指针组成,测量指针由测量端(2)与指针端(5)组成, 测量指针的测量端(2)与测量弹簧滑动端、内筛外径固结点(8)硬化固结,测量弹簧固定 端(6)与外筒、夹层上端或下端硬化固结;外筒在测量指针上下滑动轨迹处开缝,开缝两侧 的外筒壁上按照弹簧变形系数标定重量刻度表(7),在外筒的开缝孔上、下端,垂直于外筒 壁分别设置四对两两对应的上活动搭扣(1)和下活动搭扣(4);测量指针的指针端(5)与 外筒开缝处滑动紧密接触;外筒内径、内筛外径与测量指针的测量端(2)滑动紧密接触。所述便携式粒度组成测量仪,其特征是内筛(9)筛孔按照标准级别系列制作;夹层(9) 内按照90°夹角分别设置四组测量弹簧(3)和测量指针,外筒在相应位置处开缝并标记刻度。所述便携式粒度组成测量仪,根据实际需求选取多个标准测量筛,从上往下、按照粒度 级别由大到小的原则,通过上、下活动搭扣自由组装。所述测量弹簧大小可按照外筒和内筛直径差、测重范围选择确定,按照弹簧变形性质又分两类第一类压缩弹簧,内筛外径适当位置处通过测量指针的测量端(2)与测量弹簧上端(滑动端)硬化固结,外筒通过测量指针的指针端(5)与测量弹簧上端(滑动端)紧密接触;测量弹簧下端(固定端)与夹层和外筒下部硬化固结。第二类拉伸弹簧,内筛外径适当位置处通过测量指针的测量端(2)与测量弹簧下端(滑动端)硬化固结,外筒通过测量指针的指针端(5)与测量弹簧下端(滑动端)紧密接触;测量弹簧上端(固定端)与夹层和外筒上部硬化固结。本技术工作原理取适量被测散状颗粒物料装入便携式粒度组成测量仪,通过充分振动,内筛将保留"粒 度》筛孔"的物料颗粒,筛下"粒度《筛孔"的物料颗粒,通过逐级筛分从而实现粒度分级;内筛保留物料颗粒,通过硬化固结的测量弹簧变形函数关系测量,可得出不同粒度级别 的物料颗粒实际重量;通过粒度级别组成=相应级别筛内物料颗粒实际重量/1:级别筛内物料颗粒实际重量。通过粒度级别组成-相应级别筛内物料颗粒实际重量/E级别筛内物料颗粒实际重量。 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利用自由组合的微型粒度筛和测量弹簧秤克服了物料现场粒度分级测量困 难,通过自由组合的微型粒度筛实现了散状颗粒物料快速分级,通过测量弹簧的变形函数关 系转变实现了对分级后物料质量的快速测量。可方便快捷实现物料粒度组成的现场测量。结 构简单,可根据实际需求自由组合测量粒度级别。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类安装的压縮式标准测量筛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第一类安装的压縮式测量筛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第二类安装的拉伸式标准测量筛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第二类安装的拉伸式测量筛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内筛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压缩式便携式粒度组成测量仪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的拉伸式便携式粒度组成测量仪结构示意图。图中l.上活动搭扣,2.测量端,3.测量弹簧,4.下活动搭扣,5.指针端,6.测量弹簧固定 端,7.重量刻度表,8.内筛外径固结点,9.内筛,IO.夹层,ll.外筒。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以下结合附图6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为压缩式便携式粒度 组成测量仪。便携式粒度组成测量仪,由多个标准测量筛组成,标准测量筛包括内筛9、夹层10和外 筒ll,夹层10由测量弹簧3和测量指针组成,测量指针由测量端与指针端组成,测量指针的 测量端2与测量弹簧3滑动端、内筛外径固结点8硬化固结(固结点距筛顶距离-内筛高一弹 簧原始长度);在图1中,采用外径8mm、长50mm、有效量程0_2Kg的压縮弹簧做测量弹簧3, 测量弹簧的固定端6与外筒、夹层的下部硬化固接,其中测量弹簧的固定端6与夹层和外筒 下部的固结点与筛底距离应< (外筒高一内筛高一弹簧有效变形长度);采用轻质不锈钢材料 制作测量指针,测量指针的指针端5直径细小与外筒开缝处滑动紧密接触,测量指针的测量 端2与外筒内径滑动紧密接触,形成一个测量秤。其中测量指针的测量端2与外筒开缝处通 过硬化绝缘橡胶片上下滑动紧密接触,以保证测量指针消除振动影响自由滑动,并尽量减少 粉尘进入腐蚀便携式粒度测量筛夹层;在图2中,采用轻薄不锈钢材质,制作直径220mm、高200mm的圆筒,构成便携式粒度测 量筛外筒基本构架,再按照90°夹角分别设置四个测量指针开缝孔、开缝两侧按照弹簧变形 系数标定重量刻度表7,沿开缝孔垂直外筒上、下端分别设置两个对应的上活动搭扣1和下活 动搭扣4;-在图5中,采用直径200mm、轻薄不锈钢材质,按照常用粒度标准级别(筛孔)制作便携 式粒度组成测量仪系列内筛。按照上述固化连接关系,将内筛、夹层和外筒按照一一对应关系安装组合,从而形成一 个备用的压縮式标准测量筛。根据实际需要测量的粒度级别选择相应级别的标准测量筛,从上往下、按照粒度级别由 大到小的原则,通过上、下活动搭扣自由组装成经济实用的便携式粒度组成测量仪。活动搭 扣可采用柱销式、销钉式等等,本实施例采用线柱式,上下两个小线钩,通过缠绑固定连接。 实施例2以下结合附图7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为拉伸式便携式粒度组成观懂仪。便携式粒度组成测量仪,由多个标准测量筛组成,标准测量筛包括内筛9、夹层10和外筒ll,夹层10由测量弹簧3和测量指针组成,测量指针由测量端与指针端组成,测量指针的 测量端2与测量弹簧3滑动端、内筛外径固结点8硬化固结(固结点距筛底距离=内筛高一弹 簧原始长度);在图3中,采用外径8mm、长40mm、有效量程0-2Kg的拉伸弹簧做测量弹簧3, 测量弹簧的固定端6与外筒、夹层的上部硬化固接,其中测量弹簧的固定端6与外筒、夹层 上部固结点与筛顶距离应< (外筒高一内筛高一弹簧有效变形长度);釆用轻质不锈钢材料制 作测量指针,测量指针的指针端5直径细小与外筒开缝处滑动紧密接触,测量指针的测量端2 与外筒内径滑动紧密接触,形成一个测量秤。其中测量指针的测量端2与外筒开缝处通过硬 化绝缘橡胶片上下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粒度组成测量仪,由多个标准测量筛按照筛孔从大到小的顺序组合而成,标准测量筛包括内筛(9)、夹层(10)和外筒(11),其特征是:内筛(9)按照标准级别系列制作,夹层(10)由测量弹簧(3)和测量指针组成,测量指针由测量端(2)与指针端(5)组成,测量指针的测量端(2)与测量弹簧滑动端、内筛外径固结点(8)硬化固结,测量弹簧固定端(6)与外筒、夹层上端或下端硬化固结;外筒在测量指针上下滑动轨迹处开缝,开缝两侧的外筒壁上按照弹簧变形系数标定重量刻度表(7),在外筒的开缝孔上、下端,垂直于外筒壁分别设置四对两两对应的上活动搭扣(1)和下活动搭扣(4);测量指针的指针端(5)与外筒开缝处滑动紧密接触;外筒内径、内筛外径与测量指针的测量端(2)滑动紧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玲陈书峰李霞刘健真邵勇付宏伟胡守忠陈学琴高文红张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