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桥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1330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5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驱动桥和车辆,电驱动桥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换挡组件和差速器,第一行星排与第二行星排串联,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一行星排,第二电机用于驱动第二行星排,换挡组件用于使第二行星排的第二太阳轮与第二电机连接、与第二行星排的第二行星架固连或固定在壳体上,第二行星排的输出轴与差速器连接,差速器通过两个半轴与两个车轮连接,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和半轴同轴设置。设置换挡组件,第二太阳轮与第二电机连接时,电驱动桥采用双电机驱动,获得更大的功率,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行星架或壳体连接时,电驱动桥由第一电机驱动,获得更高的速度同时使用单电机驱动,更加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桥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电驱动桥通常采用两个电机驱动,并且设置多挡位的变速器满足车辆在低扭矩以及高速工况下行驶。现有的变速器通常设置为平行轴式结构,由于齿轮的分布不同,容易造成重心偏置。对此,相关技术中提供了采用行星排结构的变速器,以解决重心偏置的问题。但是两个电机同时对行星排结构的变速器驱动时,为保证稳定及高效运行,对两个电机的控制要求较高,并且由于是两个电机同时驱动,其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以及最大扭矩均受限,能够适用的工况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驱动桥和车辆,实现单双电机切换,同时能够提高最高速度以及最大扭矩,以适应更多种工况需求。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驱动桥,包括:

3、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4、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所述第一行星排与所述第二行星排串联,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行星排,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行星排;

5、换挡组件,所述换挡组件用于使所述第二行星排的第二太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排的第一行星架(23)与所述第二行星排的第二齿圈(34)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行星排的第一太阳轮(21)固连,所述第一行星排的第一齿圈(24)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组件包括离合器(11)、第一结合齿(12)、第二结合齿(13)和第三结合齿(14),所述第二电机(20)和所述第二太阳轮(31)通过所述离合器(11)连接,所述第一结合齿(12)与...

【技术特征摘要】

1.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排的第一行星架(23)与所述第二行星排的第二齿圈(34)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行星排的第一太阳轮(21)固连,所述第一行星排的第一齿圈(24)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组件包括离合器(11)、第一结合齿(12)、第二结合齿(13)和第三结合齿(14),所述第二电机(20)和所述第二太阳轮(31)通过所述离合器(11)连接,所述第一结合齿(12)与所述第二太阳轮(31)固连,所述第二结合齿(13)与所述第二行星架(33)固连,所述第三结合齿(14)与壳体固连,所述第一结合齿(12)能够空转、与所述第二结合齿(13)啮合或者与所述第三结合齿(14)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排的输出轴为所述第二行星架(33),所述第二行星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