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感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模具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0949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互感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模具成型方法,涉及电工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预处理;步骤S2、浇筑系统预热;步骤S3、模具装载与密封;步骤S4、建立真空环境;步骤S5、树脂混合与防逆流控制;步骤S6、真空浇筑;步骤S7、二次除泡处理;步骤S8、固化前处理;步骤S9、固化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一种互感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模具成型方法,通过高精度真空与智能除泡协同控制,彻底消除浇注微气泡,杜绝设备运行放电隐患,创新级联预热与层流浇注技术,显著缩短制造周期,实现高质量与高效率双突破,因缺陷率锐减与能耗优化,大幅降低返工及制造成本,提升产业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工设备制造,尤其是涉及一种互感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模具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1、环氧树脂真空浇注工艺是制造高压互感器、干式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核心环节,其绝缘性能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性与寿命。传统浇注工艺因气泡残留导致的局部放电问题,已成为制约产品可靠性的关键瓶颈。

2、目前行业普遍采用的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多数工艺仅对树脂或模具单一预热,未实现线圈-树脂-浇注罐的三级温度联动,导致树脂与模具温差>15℃时,固化收缩应力引发微裂纹,线圈内部湿气释放不彻底(残留量>0.3%),高温浇注时气化形成皮下气泡,常规单级真空泵系统抽至100pa需40分钟以上,无法满足高效生产需求;更严重的是,真空度达250pa时即停止抽真空,但互感器线圈匝间狭缝(0.05-0.1mm)内微气泡需100 pa以下真空环境才能脱除。

3、放料阀门常采用全开模式,树脂流速>5l/min时产生湍流,裹挟气泡率高达12%;缺乏实时监控手段,气泡注入模具后无法补救,98%以上工艺仅依赖二次抽真空,对深腔窄缝结构效果差(气泡残留率>5%);加压除泡技术虽存在,但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互感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模具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模具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真空泵的启动顺序为水泵、真空泵、抽空阀门和罗茨真空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模具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放料阀门的开启速度需确保树脂以层流状态注入模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模具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线圈模具预热时长为10-12小时,环氧树脂预热温度为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感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模具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模具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真空泵的启动顺序为水泵、真空泵、抽空阀门和罗茨真空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模具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放料阀门的开启速度需确保树脂以层流状态注入模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模具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线圈模具预热时长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刚李钒歌李思远黄小雨李佳芳李志勇李秀香潘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水木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