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Fe单原子的纳米酶制备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855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纳米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Fe单原子的纳米酶制备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Fe(acac)3和ZIF‑8制备合成Fe掺杂的ZIF‑8纳米颗粒;步骤S2:通过静电纺丝技术,获得复合多孔纳米管材料;步骤S3:通过热退火方式,制备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Fe单原子的纳米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Fe单原子的Fe单原子纳米酶FeNC,具有优良的CAT、POD、GPx类酶活性,良好的光热性能,以及在近红外光照(808nm)下具有产生单线态氧1O2的光动力作用,可以产生大量ROS,缓解缺氧环境,并提高感染灶的杀菌温度,从而协同PTT、PDT和CDT疗法起到更好的杀菌效果,为促进感染伤口抗菌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药物,具体涉及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fe单原子的纳米酶制备及应用。


技术介绍

1、细菌感染相关疾病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目前,抗生素治疗仍然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导致了多重耐药细菌的出现,严重降低了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因此,开发替代抗菌药物被认为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2、近年来,纳米酶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菌剂,它们可以作为催化剂产生活性氧(ros),实现广谱抗菌治疗。而单原子纳米酶(sazyme)是一种理论上具有高催化性能的纳米酶,它具有天然酶类似的结构,表现出明确的配位结构,通过最大化利用具有催化活性的分散金属原子,表现出比传统纳米酶高10~100倍的催化活性,而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但与天然酶的卓越性能相比,单原子纳米酶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比如催化活性仍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低毒性,以及更好的选择性等。

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9770681a(公开时间:2025年4月8日)公开了一种抗皮下耐药细菌感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Fe单原子的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Fe单原子的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Fe单原子的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Fe单原子的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Fe单原子的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所述搅拌...

【技术特征摘要】

1.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fe单原子的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fe单原子的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fe单原子的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fe单原子的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fe单原子的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2h~4h。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掺杂多孔碳纳米管负载fe单原子的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所述zif-8纳米颗粒和fe(acac)3的质量比范围为5:3~15:1,zif-8纳米颗粒在乙醇中的浓度范围为5mg/ml~3.75mg/ml,持续搅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立尧志建曹存巍钟静萍叶玉婷杨欣阮柱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