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底探测,特别是涉及无人水面艇载主被动拖曳声纳绞车变缆径自动排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智能设备不断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现代无人船、无人机等智能无人设备得到空前发展,无人船作为一种新型水面平台具有自动控制、智能化高等特点,在海上安全监管,海防任务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但是同样要完成上述任务对无人船及其配套无人设备性能的稳定性做出了较高的要求。
2、现有公开号为cn11136216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布放回收深海拖曳式声纳系统的装置,采用绞车加单臂吊的形式进行拖体收放,尽管结构简单,各部分相对独立,易于操作,但装置占用了较大甲板空间,空间利用率不高,需要人工辅助操作,不适于中小型舰艇,且无法实现无人作业。
3、现有公开号为cn109866883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艇用拖曳声纳的布放回收装置,采用绞车加门架的形式进行拖体收放,整体占用空间较大,装置作业过程中需要人工操作,拖体回收过程中还易发生姿态偏移,造成无法回收,需要人工辅助摆正拖体
...【技术保护点】
1.无人水面艇载主被动拖曳声纳绞车变缆径自动排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拖体绞车(1)、拖曳阵绞车(2)以及伸缩体支架机构(3),所述拖体绞车(1)与伸缩体支架机构(3)连接且皆安装在拖曳阵绞车(2)内,所述拖体绞车(1)、拖曳阵绞车(2)和伸缩体支架机构(3)共用硬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集中液压站和有线遥控调试器,所述拖体绞车(1)、拖曳阵绞车(2)和伸缩体支架机构(3)共用软件系统包括彩色触摸屏人机交互程序、PLC采集及控制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水面艇载主被动拖曳声纳绞车变缆径自动排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液压站包括电机(15)、泵组(16)
...【技术特征摘要】
1.无人水面艇载主被动拖曳声纳绞车变缆径自动排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拖体绞车(1)、拖曳阵绞车(2)以及伸缩体支架机构(3),所述拖体绞车(1)与伸缩体支架机构(3)连接且皆安装在拖曳阵绞车(2)内,所述拖体绞车(1)、拖曳阵绞车(2)和伸缩体支架机构(3)共用硬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集中液压站和有线遥控调试器,所述拖体绞车(1)、拖曳阵绞车(2)和伸缩体支架机构(3)共用软件系统包括彩色触摸屏人机交互程序、plc采集及控制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水面艇载主被动拖曳声纳绞车变缆径自动排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液压站包括电机(15)、泵组(16)、油箱(18)以及托盘框架(20),所述泵组(16)安装在液压驱动装置(15)与油箱(18)之间,所述电机(15)、泵组(16)以及油箱(18)皆安装在托盘框架(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水面艇载主被动拖曳声纳绞车变缆径自动排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8)上方安装有冷却器(17),侧壁上安装有液位计(1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水面艇载主被动拖曳声纳绞车变缆径自动排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拖体绞车(1)包括卷筒(10)、绞车侧板(8)以及排缆机构,所述卷筒(10)安装在两个绞车侧板(8)之间,所述排缆机构安装在卷筒(10)的一侧且与绞车侧板(8)连接,所述卷筒(10)与液压马达(9)连接,所述液压马达(9)通过油管与油箱(1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水面艇载主被动拖曳声纳绞车变缆径自动排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缆机构包括第一导向轮(4)、排缆器侧板(5)、滑动光轴(6)以及往复丝杆(7),所述排缆器侧板(5)安装在其中一个绞车侧板(8)的内侧,所述绞车侧板(8)与排缆器侧板(5)之间安装有第一导向轮(4),所述往复丝杆(7)上下两侧对称安装有滑动光轴(6),所述滑动光轴(6)与往复丝杆(7)皆穿过排缆器侧板(5)安装在两个绞车侧板(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水面艇载主被动拖曳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汪文锋,殷敬伟,黄春龙,孙思源,张锋,刘洪卫,毛智能,曹然,郭龙祥,孙春艳,刘晓晨,仪章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