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线控制,是基于大模型制冷站末端系统的多参数协同优化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制冷站系统的升级改造过程中,新旧末端设备的融合面临多重技术挑战,在现有技术中,制冷站末端系统通常采用全局统一调控策略,未能充分考虑新旧设备在能效衰减特性、水力阻抗及控制响应速度等方面的本质差异,导致制冷站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如下问题:首先,能效特性不匹配,表现在新末端设备通常采用高效换热技术,其能效衰减呈现线性特征,而旧设备因老化呈现指数型衰退,两者能效基准难以动态对齐,造成系统整体能效损失升高;其次,水力失衡加剧,表现在新末端采用非线性阀门特性,而旧设备因管路结垢导致阻抗漂移,支路流量分配失衡现象频发,局部压差偏离率超过0.5时易引发水泵喘振;此外,还会控制时序冲突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新末端响应速度达毫秒级,旧设备因执行机构迟滞导致控制指令不同步,在负荷突变时产生超调量超过25%,会严重影响制冷站系统的温度控制精度;在现有技术中,对制冷站末端的优化控制多依赖静态权重分配或单一控制模式,缺乏针对多维参数差异的动态协同机制。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大模型制冷站末端系统的多参数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模型制冷站末端系统的多参数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模型制冷站末端系统的多参数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1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模型制冷站末端系统的多参数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大模型制冷站末端系统的多参数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2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大模型制冷站末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大模型制冷站末端系统的多参数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模型制冷站末端系统的多参数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模型制冷站末端系统的多参数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1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模型制冷站末端系统的多参数协同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路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深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