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636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导管,属于射频消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导管,包括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固定在消融导管本体外侧,射频消融组件穿套在消融导管本体的外周,射频消融组件的顶部设有定位传感器,定位传感器的下方设置有参考电极,控制手柄内设置有射频导管,射频导管的外侧安装有控温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射频消融导管压力、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心脏组织过度消融、碳化和结痂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实时采集消融电极与心脏组织之间的贴靠压力,能够确保消融电极与心脏组织的贴靠压力始终处在标准压力范围内,避免了消融手术过程中出现过度消融、碳化和结痂的问题,减小了消融手术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消融,具体为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导管


技术介绍

1、射频消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心脏治疗手术中,一般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

2、公开号为cn2192504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导管,包括消融管主体,消融管主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头电极,消融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手柄,头电极一体设置有连接座,头电极通过连接座与消融管主体固定安装,连接座的外周面对称开设有贯穿至连接座内部的卡接槽,卡接槽的内部卡接有卡接头,卡接头的相对面一体连接有连接钢片,连接钢片的末端一体连接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拉线。连接钢片一体连接的卡接头与卡接槽进行卡接,既避免了借助于连接件进行两次焊接的繁琐,又防止了头电极掉落的风险,使得射频消融导管的头电极连接结构更加牢固、耐用、简单和易于装。

3、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随着手术过程中射频能量的持续输入,消融电极与组织界面之间的温度会持续升高,当消融电极与组织界面之间的温度超过80度左右时,在消融电极远端发热区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导管,包括控制手柄(1)和消融导管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1)固定在消融导管本体(2)外侧,射频消融组件(3)穿套在消融导管本体(2)的外周,射频消融组件(3)的顶部设有定位传感器(4),定位传感器(4)固定在尖端部(6)上,定位传感器(4)的下方设置有参考电极(5),控制手柄(1)内设置有射频导管(10),射频导管(10)的外侧安装有控温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消融组件(3)包括球囊(31)、消融电极(32)、压力传感器(33)、第一温度传感器(34)、显影元件(35)、第二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导管,包括控制手柄(1)和消融导管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1)固定在消融导管本体(2)外侧,射频消融组件(3)穿套在消融导管本体(2)的外周,射频消融组件(3)的顶部设有定位传感器(4),定位传感器(4)固定在尖端部(6)上,定位传感器(4)的下方设置有参考电极(5),控制手柄(1)内设置有射频导管(10),射频导管(10)的外侧安装有控温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消融组件(3)包括球囊(31)、消融电极(32)、压力传感器(33)、第一温度传感器(34)、显影元件(35)、第二温度传感器(36)和远端部(37),球囊(31)的外侧沿球囊(31)的纵向轴线方向等距离设置三组消融电极(32),消融电极(32)与射频线缆(13)连接,且两组消融电极(32)之间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3)和第一温度传感器(34),远端部(37)延伸至球囊(31)内,远端部(37)上设置有显影元件(3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6),球囊(31)的底部设有进气口(38)和泄压阀(39),进气口(38)与充气管(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组件(9)包括冷水箱(91)、加热管(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红伟陈治松高艳华陈发东刘学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