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蚀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0626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缓蚀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包括对失活的脱硝催化剂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脱硝催化剂;向预处理后的脱硝催化剂中加入再生液,反应后得到再生废液;向再生废液中加入无机盐溶液,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A;对混合溶液A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无机盐缓蚀剂;向无机盐缓蚀剂中加入配方量的助剂和表面活性剂,经磁力搅拌和超声分散,得到混合溶液B;对得到的混合溶液B进行过滤和干燥处理,即得;所述助剂、表面活性剂与无机盐缓蚀剂的质量比为(5~10):(1~5):100。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脱销催化剂再生产生的再生废液,制得了高效、环保的CO2吸收剂用缓蚀剂,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缓蚀剂能够有效提高CO2吸收剂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碳封存,涉及二氧化碳缓蚀剂,具体涉及一种co2缓蚀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环保政策的持续推进,钒基脱硝催化剂因其优异的脱硝效率在火电、钢铁等行业广泛应用。然而,催化剂失活后再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钒、钛等重金属废液,若沿用传统中和沉淀、达标排放等处理方式,不仅面临高昂的危废处置成本,还易造成资源浪费与潜在环境风险。据统计,单台百万千瓦机组每年可产生超百吨此类废液,其资源化利用已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迫切需求。

2、与此同时,工业领域中二氧化碳腐蚀问题长期困扰着油气管道、化工设备等关键设施。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环境会加速金属电化学腐蚀进程,导致设备寿命缩短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当前主流解决方案依赖于添加有机胺类、钼酸盐等缓蚀剂,但传统缓蚀剂存在原料成本高、环境兼容性不足等瓶颈。

3、值得注意的是,钒基废液中的活性钒元素已被研究表明可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钝化膜,有效抑制腐蚀反应进程。这一特性为废液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突破口:通过定向提取废液中的钒组分并复配功能性添加剂,既可实现危废资源再生,又能开发出低成本、高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利用压缩空气进行吹灰处理,吹灰处理的压力为0.5~1.0MPa,气体流速为15m/s~25m/s,时间为10min~30min;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处理,清洗时间为5~10min;干燥处理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6~12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液由酸和络合剂复配而成,所述酸选自硫酸、盐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络合剂选自乙二胺四乙酸、次氮基三乙酸、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羟乙基二膦酸、二亚乙基三胺五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利用压缩空气进行吹灰处理,吹灰处理的压力为0.5~1.0mpa,气体流速为15m/s~25m/s,时间为10min~30min;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处理,清洗时间为5~10min;干燥处理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6~12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液由酸和络合剂复配而成,所述酸选自硫酸、盐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络合剂选自乙二胺四乙酸、次氮基三乙酸、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羟乙基二膦酸、二亚乙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柠檬酸、葡萄糖酸和硫脲和多巴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酸与络合剂的摩尔比为1:(0.3~0.8);所述酸的浓度为0.1~1.0mol/l,所述络合剂的浓度为0.01~0.1mol/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溶液中的无机盐选自硝酸钾、硫酸钾、硫酸氢钾、磷酸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硝酸钠、硫酸钠、硫酸氢钠、磷酸钠、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中的一种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景行刘程李炳宏王晓东周振方许刚刚胡骁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