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无刷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0620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刷风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载无刷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对车载无刷风机控制器中第一双层铜片结构的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进行热传导分析和优化配置,得到第二双层铜片结构;执行铜片热流双向分割,得到上下散热路径热流分配参数;采集实时热梯度监测数据并计算三维热梯度矩阵;对覆盖在第二双层铜片结构的表面导热泥进行厚度动态调整,得到导热泥动态厚度分布参数;基于上下散热路径热流分配参数和导热泥动态厚度分布参数,创建车载无刷风机控制器的闭环散热控制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成上下散热路径热流分配和导热泥动态厚度分布参数,建立完整的闭环散热控制策略,提高了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刷风机,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无刷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的车载无刷风机控制器普遍采用单层铜片散热结构,在工作过程中依靠铝制外壳或散热片进行被动散热。这种结构通过固定的散热路径将mosfet高频切换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外部环境,散热方式相对简单直接。

2、然而,单层散热系统在mosfet高频切换产生大量热量时,往往导致热流分布不均,形成局部热点,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现有的散热技术多集中在增大散热面积、增加散热风扇和使用导热性能更好的材料等方面,但这些方法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受到严格限制,且难以根据实际工作状态动态调整散热策略。同时,现有的导热泥应用方式通常采用固定厚度均匀涂抹,无法针对不同位置的热量分布特性进行优化,造成散热资源的浪费和热点区域散热不足的矛盾。

3、进一步分析发现,传统散热系统缺乏对热流传导路径的精确控制和动态调节能力,无法实现热流在多层散热结构间的智能分配。更为关键的是,现有技术缺乏基于实时热梯度监测的导热界面动态调节机制,无法根据不同区域的温度分布特征实现导热泥厚度的差异化控制。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无刷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刷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车载无刷风机控制器中第一双层铜片结构的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进行热传导分析和优化配置,得到第二双层铜片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无刷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热特性数学模型对所述正极铜片与所述负极铜片的铜片厚度比和暴露面积比进行优化配置,得到第二双层铜片结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刷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双层铜片结构执行铜片热流双向分割,得到上下散热路径热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无刷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刷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车载无刷风机控制器中第一双层铜片结构的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进行热传导分析和优化配置,得到第二双层铜片结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无刷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热特性数学模型对所述正极铜片与所述负极铜片的铜片厚度比和暴露面积比进行优化配置,得到第二双层铜片结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刷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双层铜片结构执行铜片热流双向分割,得到上下散热路径热流分配参数,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无刷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海斌王胜波
申请(专利权)人:诚远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