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水下无人航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6152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水下无人航行器,涉及水下航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感知组件、通信组件、动力组件、主控部件及电源组件;壳体设置为流线型封闭状,且壳体内部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探测舱、控制舱、电源舱和设备舱;感知组件用于获取环境信息和姿态信息;通信组件用于进行定位并能够与外界通信连接;动力组件用于提供动力并能够进行姿态控制;主控部件设置于控制舱内,主控部件与能够接收环境信息和姿态信息;主控部件还与通信组件通信连接,并能够与外界通信连接;主控部件还能够控制动力组件的动作;电源组件能够提供所需电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型水下无人航行器,提升任务灵活性以及空间布置的合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航行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水下无人航行器


技术介绍

1、无人水下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vehicles,uuv)作为海洋探索和开发的关键工具之一,能够在人类无法直接介入的危险环境中执行任务,展现了其重要的应用价值。过去三十年,uuv技术像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一样经历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有数百种uuv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工程建设、水下安全保障、水下作战等多个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海洋开发、环境监测、军事侦察和水下搜救等领域需求的增加,微型uuv以其小型化、灵活性和低成本的优势成为研究热点。

2、在当前阶段微型uuv的系统设计中,通常针对单一场景进行优化,例如快速航行,但是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水下环境并满足多样化的任务需求;且航行器内部电气设计复杂且集中设置,导致维护和维修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水下无人航行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升任务灵活性以及空间布置的合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自前向后依次包括艏段(15)、舯段(16)和艉段(17);所述艏段(15)包括所述探测舱(11)和所述控制舱(12),所述舯段(16)包括所述电源舱(13)和所述设备舱(14),所述艉段(17)上设置有所述动力组件(4);所述探测舱(11)、所述控制舱(12)、所述电源舱(13)、所述设备舱(14)和所述艉段(17)之间依次能够拆卸连接,且连接处周向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舱(11)、所述控制舱(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自前向后依次包括艏段(15)、舯段(16)和艉段(17);所述艏段(15)包括所述探测舱(11)和所述控制舱(12),所述舯段(16)包括所述电源舱(13)和所述设备舱(14),所述艉段(17)上设置有所述动力组件(4);所述探测舱(11)、所述控制舱(12)、所述电源舱(13)、所述设备舱(14)和所述艉段(17)之间依次能够拆卸连接,且连接处周向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舱(11)、所述控制舱(12)、所述电源舱(13)、所述设备舱(14)和所述艉段(17)之间依次通过环形加强件(18)实现能够拆卸地连接,且各所述环形加强件(18)外周壁与对应所述探测舱(11)、所述控制舱(12)、所述电源舱(13)、所述设备舱(14)和所述艉段(17)的内周壁之间周向上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组件(2)包括与所述主控部件(5)均通信连接的第一成像部件(21)、惯性测量部件(22)和第二成像部件(23),所述第一成像部件(21)和所述惯性测量部件(22)设置于所述探测舱(11)内,且所述探测舱(11)舱壁设置为透明材质;所述第二成像部件(23)设置于所述设备舱(14)的外舱壁;所述第一成像部件(21)和所述第二成像部件(23)均用于获取环境信息,所述惯性测量部件(22)用于获取姿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舱(12)的外舱壁上设置有深度传感器(19)和水密检查孔,所述深度传感器(19)与所述主控部件(5)通信连接,并用于监测深度信息;且所述深度传感器(19)与所述电源组件(6)电连接,并能够获取所需电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组件(3)包括定位导航模块(31)、数字图传模块(32)、远传模块(33)和信号转接板(34),所述远传模块(33)与所述定位导航模块(31)和所述数字图传模块(32)通信连接,所述远传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苏郦户恒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