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液控制方法、装置、液流电池系统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603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5
本公开涉及液流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混液控制方法、装置、液流电池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混液控制方法应用于与液流电池连接的控制器,液流电池包括正极电解液循环管路、负极电解液循环管路、电堆、电解液储灌、以及隔板,电解液储罐包括正极电解液存储区域和负极电解液存储区域,正极电解液存储区域和负极电解液存储区域通过隔板分隔,混液控制方法包括:确定正极电解液与负极电解液的离子浓度差;根据混液周期和离子浓度差,确定混液控制策略;根据混液控制策略控制隔板运动进行混液,使得正负极电解液中的离子快速恢复平衡,提高电解液的活性,增加电解液中有效活性电对浓度,进而恢复电池容量,提高充放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液流电池,具体地,涉及一种混液控制方法、装置、液流电池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液流电池具有本质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和绿色环保的优势,是重要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已经在新能源发发电测、电网输配测等多领域实现了示范应用。液流电池主要包括电堆、储液罐(储存正负极电解液)和循环泵等几部分,电堆包括离子交换膜、双极板和电极,正负极储液罐中为不同价态的钒离子溶液,液流电池工作时,正负极电解液通过循环泵导入电堆中并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池正负电极之间以离子交换膜隔开。

2、在相关技术中,充放电过程会发生正负极电解液中的离子(例如钒离子和氢离子等)携带不同量的水分子穿过离子交换膜到达另外一极的情况,导致电解液的离子出现不平衡,电解液中有效活性电对浓度降低引起容量衰减,电解液出现钝化,电解液的活性不高,充放电效率随之变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液控制方法、装置、液流电池系统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液流电池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液流电池包括正极电解液循环管路、负极电解液循环管路、电堆、电解液储灌、以及隔板,所述电解液储罐包括正极电解液存储区域和负极电解液存储区域,所述正极电解液存储区域和负极电解液存储区域通过所述隔板分隔,所述正极电解液存储区域和所述负极电解液存储区域共用所述电解液储罐,所述混液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液控制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离子浓度差,确定出所述混液周期,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液流电池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液流电池包括正极电解液循环管路、负极电解液循环管路、电堆、电解液储灌、以及隔板,所述电解液储罐包括正极电解液存储区域和负极电解液存储区域,所述正极电解液存储区域和负极电解液存储区域通过所述隔板分隔,所述正极电解液存储区域和所述负极电解液存储区域共用所述电解液储罐,所述混液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液控制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离子浓度差,确定出所述混液周期,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堆的最大可用容量和所述电堆的电堆倍率,确定出所述混液周期,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液控制策略包括:连通范围和混液速度,其中,所述连通范围包括第一连通范围和第二连通范围,所述第一连通范围大于所述第二连通范围,所述混液速度包括第一混液速度和第二混液速度,所述第一混液速度大于所述第二混液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液控制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浓度差比值,确定出混液控制策略中的连通范围,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混液需求时间和混液给定时间,确定出混液控制策略中的混液速度,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混液控制策略控制所述隔板运动进行混液,包括:

10.一种混液控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得杨虹周友王宏刚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