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具体涉及伺服电机以及配备有该伺服电机的轮毂总成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在电动汽车以及机器人领域中,经常会用到伺服动力组件,其中伺服动力组件一般包括伺服电机、驱动器、减速器。
2、伺服动力组件在实际使用时,其伺服电机以及驱动器的动力线一般需要穿出轮毂与电动汽车或者机器人的主控系统连接,现有的伺服动力组件的动力线的出线口位置(图5中a处)一般布置在伺服电机的顶部,出线口位置设置在伺服电机的顶部,会导致整车高度增加,进而容易导致在整车装配过程中伺服动力线束与整车其他部件发生干涉,不方便动力线的布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伺服电机、轮毂总成及机器人,提高伺服电机结构的紧凑性,而且方便整车装配时动力线的布局。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伺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电机本体包括机壳组件,所述机壳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用于在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后,使伺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包括机壳组件(12),所述机壳组件(12)包括壳体(12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2)的侧壁上设有出线孔(141),所述出线孔(141)用于在伺服电机安装后,使伺服电机的连接线束从所述壳体(122)的侧向穿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组件(1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22)外侧壁的第一安装块(15),所述第一安装块(15)包括安装块本体(151)、以及沿所述电机本体的轴向方向的两侧凸出于所述安装块本体(151)的连接块(152),所述连接块(152)用于与机器人的机体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包括机壳组件(12),所述机壳组件(12)包括壳体(12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2)的侧壁上设有出线孔(141),所述出线孔(141)用于在伺服电机安装后,使伺服电机的连接线束从所述壳体(122)的侧向穿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组件(1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22)外侧壁的第一安装块(15),所述第一安装块(15)包括安装块本体(151)、以及沿所述电机本体的轴向方向的两侧凸出于所述安装块本体(151)的连接块(152),所述连接块(152)用于与机器人的机体连接,所述安装块本体(151)内形成有空腔(154),所述安装块本体(151)上形成有所述出线孔(141),所述出线孔(141)与所述空腔(154)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安装块本体(151)包括主体部和压线板(14),所述主体部内形成有所述空腔(154),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122)连接,所述压线板(14)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端并覆盖所述空腔(154),所述压线板(14)上形成有所述出线孔(14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2)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22)的外侧壁且与所述第一安装块(15)相对的第二安装块(16),所述第二安装块(16)用于与机器人的机体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还包括电机轴(11),所述电机轴(11)的输出端伸出所述机壳组件(12),所述机壳组件(12)包括设置于机壳组件(12)第一端的第一端盖(123),所述第一端盖(123)与所述电机轴(11)的输出端位于同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还包括第二端盖(20)、伺服驱动器模块(30)以及驱动器罩(40),所述第二端盖(2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机壳组件(12)的第二端,所述伺服驱动器模块(30)安装于所述第二端盖(20)背离所述机壳组件(12)的端面,所述驱动器罩(40)包括一端为开口结构的罩体以及形成于所述罩体内的容纳腔,所述驱动器罩(40)的开口一端可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