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体舒适性的内燃叉车整车振动评价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0525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体舒适性的内燃叉车整车振动评价方法及系统,涉及车辆振动评价技术领域,包括:将人体与叉车直接接触点作为待测点,获取每个待测点的振动初始数据,并依次记录相邻主观感受边界区域所对应的振动数据;基于振动初始数据计算每个待测点振动的加权加速度有效值总值;对主观感受的振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置信区间的上限值作为划分主观感受区间的限值,从而划分为振动评价区域;比较加权加速度有效值总值与振动评价区域的限值,得到加权加速度有效值总值位于振动评价区域的具体区域,从而得到待测点的振动评价状态;该内燃叉车整车振动评价方法及系统,通过评价相关测点,来充分反映出叉车整车的人体主观感受,利用加权加速度有效值总值直接表述出人体主观感受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振动评价,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体舒适性的内燃叉车整车振动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关于内燃叉车舒适性考察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人体振动舒适性,现阶段叉车振动舒适性评价没有通用的业内标准,各个主机厂或相关研究人员对叉车振动舒适性评价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叉车方向盘,通过测量方向盘在某些特定工况下的振动加速度有效值来量化叉车振动大小,进而评价。但是人体不同部位对不同振动频率的感知具有差异性,虽然某些振动量值较大,但不能完全反映出人体主观感受大小,无法有效进行舒适性评价。后来也有些研究人员开展了通过建立客观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与人体主观感受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用客观振动加速度有效值预测人体主观舒适性评价结果。

2、目前叉车振动评价研究成果中仍然存在几点问题:首先,绝大多数研究成果针对的是方向盘测点,对叉车其它与人体接触位置的振动评价缺少研究;其次,前期研究成果中的工况多集中在怠速,溢流等特殊工况,缺少对叉车全速段工况的振动评价研究;最后,前期评价研究成果只研究了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和人体主观感受的相关性,而没有考虑到人体不同部位对不同频率感知差异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体舒适性的内燃叉车整车振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体舒适性的内燃叉车整车振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人体与叉车直接接触点作为待测点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体舒适性的内燃叉车整车振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每个待测点的振动初始数据中,采集从怠速阶段到全速阶段内待测点三个方向上的振动加速度时域瞬态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体舒适性的内燃叉车整车振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振动加速度时域瞬态值的采集过程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体舒适性的内燃叉车整车振动评价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体舒适性的内燃叉车整车振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体舒适性的内燃叉车整车振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人体与叉车直接接触点作为待测点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体舒适性的内燃叉车整车振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每个待测点的振动初始数据中,采集从怠速阶段到全速阶段内待测点三个方向上的振动加速度时域瞬态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体舒适性的内燃叉车整车振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振动加速度时域瞬态值的采集过程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体舒适性的内燃叉车整车振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振动初始数据计算每个待测点振动的加权加速度时域值中,基于振动初始数据计算每个待测点振动的加权加速度时域值,然后基于加权加速度时域值计算每个待测点振动的加权加速度有效值总值,其中加权加速度时域值是指对于不同待测点所获取的振动初始数据进行频率加权处理,具体为: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长佳田红周常方坡李戈操高静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