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光益专利>正文

锤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330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锤钻头。所述锤钻头包括钻头本体,其耦合到锤钻上;外壳,其被布置到所述钻头本体上;至少一个刀翼,耦合到所述外壳上以倾斜地升降,并且当上升时,其旋转半径大于所述钻头本体的外表面,当所述刀翼下降时,其旋转半径小于上述钻头本体的外周面;以及至少一个间隔片,其被安装为与所述刀翼一同升降,并且当所述刀翼下降时填充上述刀翼的上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挖掘地层的锤钻头
技术介绍
通常,锤钻头用于进行对地面的钻探以研究地层的构造和生长。根据地层的条件或挖掘深度可以选用具有不同规格及构造的不同种类的锤钻头。采用锤钻头的挖掘方法根据回收管的适用与否可以分为直接挖掘法和间接挖掘法。在直接挖掘法中,不使用回收管,而在锤钻上安装锤钻头对地层进行挖掘。直接挖掘法一般用在地层比较稳定,或者是挖掘深度比较浅使得所挖掘的孔不易倒塌的情况。在间接挖掘法中,在回收管的内部插入锤钻和锤钻头的状态下挖掘地层。此时,若锤钻头挖掘地层,则回收管与锤钻头一同被插入到所挖掘的孔内。间接挖掘法一般适用于地层相对不稳定或挖掘孔深的情况。在间接挖掘法中,锤钻头在回收管的下方挖掘孔径比回收管的直径大的孔以便回收管能够被插入到所挖掘的孔中。随着挖掘深度加深,因回收管的负载所施加的压力增加,对锤钻头施加的负载也增加。当锤钻头旋转以进行挖掘时,刀翼由于被其周围的石头或泥土挡住而展开。此时,在钻头本体周围形成多个折叠各刀翼的空间,刀翼通过各自的铰链轴耦合在各自的折叠空间,以便按照预定的角度旋转。另外,在挖掘结束时,锤钻头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以折叠刀翼,使得锤钻头体积缩小到比回收管的内径小。此时,由于锤钻头的整体外径变得比回收管的内径小,因此,可以通过回收管收回4垂钻头。但是,在挖掘期间,所挖掘的泥土和碎石等钻泥可能会填充到钻头主体的折叠空间。此时,即使锤钻头在挖掘结束后向相反方向旋转,刀翼也不会折叠,因此,锤钻头不能被收回。而且,由于刀翼通过铰链轴耦合到钻头本体,因此,施加到刀翼的负载被集中到各自的铰链轴上。另外,随着锤钻头的挖掘深度加深,回收管对每一个刀翼的铰链轴所施加的负载增加。所以,刀翼被损坏的可能性变大。由于刀翼被破损的可能性增加,锤钻头的挖掘深度可能受到限制。并且,当在挖掘期间锤钻头被损坏时,可能会发生放弃收回锤钻头或移到其他地方进行挖掘的情况。而且,由于必须通过铰链轴将刀翼耦合到钻头本体,因此,锤钻头的组装时间及费用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 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于在挖掘期间所产生的钻泥而使刀翼不能被折叠的锤钻头。本专利技术 一方面在于还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负载集中施加到刀翼和钻头本体的耦合部的锤钻头。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在于还提供一种增加挖掘深度、缩短组装时间、并且易于组装的锤钻头。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锤钻头,所述锤钻头包括钻头本体,其耦合到锤钻;外壳,其被布置到钻头本体上;至少一个刀翼,其耦合到外壳以倾斜地升降移动,并且当上升时,其旋转半径大于钻头本体的外表面,当下降时,其旋转半径小于钻头本体的外表面;以及至少一个间隔片,其被安装为与刀翼一同进行升降移动,并且当刀翼下降时,所述间隔片填充刀翼的上部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锤钻头,所述锤钻头包括钻头本体,其耦合到锤钻,并且被插入到回收管中;外壳,其被布置到钻头本体上,并在所述外壳上形成有倾斜部;至少一个刀翼,其上形成有与外壳的倾斜部相对应的倾斜滑动件,并且当所述刀翼沿着外壳的倾斜部上升时,其旋转半径大于回收管的内径,当所述刀翼沿着外壳的倾斜部下降时,其旋转半径小于回收管的内径;以及至少一个止动器,其放置到钻头本体上,其中所述止动器卡住所述刀翼以防钻头本体以预定角度旋转时刀翼下降。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锤钻头能够防止刀翼由于在挖掘期间所产生的钻泥而不一皮4斤叠。此外,锤钻头能够防止负载集中作用于刀翼与钻头本体的耦合部。 再者,锤钻头能够增加挖掘深度、缩短组装时间、并且易于组装。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锤钻头的截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锤钻头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2的锤钻头的刀翼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图3的锤钻头的刀翼的下降状态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图3的锤钻头的刀翼的下降状态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图3的锤钻头的刀翼的上升状态的透视图。图7是示图出3的锤钻头的刀翼的上升状态的截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锤钻头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透视图。图9是示出图8的锤钻头的刀翼的上升状态的侧视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锤钻头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分解透视图。图ll是示出图IO的锤钻头的刀翼的下降状态的透视图。图12是透视图,示出在图11的锤钻头的刀翼下降的状态下,止动器的 位置。图13是仰视图,示出在图11的锤钻头的刀翼下降的状态下。止动器的 位置。图14是图11的锤钻头的刀翼的下降状态的截面透视图。图15是图IO的锤钻头的刀翼的上升状态的透视图。图16是透视图,示出在图15的锤钻头的刀翼上升的状态下,止动器的 位置。图17是截面图,示出在图15的锤钻头的刀翼上升的状态下,止动器的 位置。图18是示出图15的锤钻头的刀翼的上升状态的截面透视图。图1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锤钻头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分解透视图。图20是示出图19的锤钻头的刀翼的下降状态的透视图。图21是透视图,示出在图20的锤钻头的刀翼下降的状态下,止动器的 位置。图22是截面透视图,示出在图20的锤钻头的刀翼下降的状态下,止动 器的位置。图23是示出图20的锤钻头的刀翼的下降状态的截面透视图。图24是示出图19的锤钻头的刀翼的上升状态的透视图。图25是透视图,示出在图24的锤钻头的刀翼的上升状态下,止动器的 位置。图26是截面透视图,示出在图25的锤钻头的刀翼上升的状态下。止动 器的位置。图27是示出图25的锤钻头的刀翼的上升状态的截面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锤钻头的截面图。参照图1,在回收管20的内部插入锤钻10。在锤钻10的下部耦合锤钻 头100。通过锤钻IO旋转而驱动锤钻头100。锤钻10向锤钻头IOO供给空气,以使锤钻头100振动。另外,当空气被供给到锤钻头100时,锤钻头100挖 掘地层所产生的泥土或碎石通过回收管20的上部被排出。这里,从锤钻10 供给的空气的一部分用于使锤钻头100振动,剩下的空气则用于通过回收管 20将泥土和碎石排出到地面。当锤钻头100以一个方向旋转时,钻探出孔径比回收管20的直径大的孔。 从而,通过用锤钻头100挖掘地层,回收管20往孔内下降。钢管可以用作回 收管20。图2是图1所示的锤钻头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2的 锤钻头的刀翼的透视图。参照图2和图3,锤钻头100包括钻头本体110、外壳120以及刀翼130。 外壳120和刀翼130的下表面上形成多个破碎突起101。破碎突起101可以 由耐磨性及耐热性出众的石更质合金或工业用金刚石形成。钻头本体110包括耦合部111以便能够与锤钻10耦合。耦合部111包括 花键部112和用于提升锤钻头IOO的环部113,以便通过接受来自锤钻IO的 外力进行旋转。花键部112可以由与钻头本体110的纵向平行、交替排列的凹槽和突起 形成。而且,环部113可以是台阶式的并且设置在花键部112的上方。在钻头本体110的下面可以放置外壳120。此时,外壳120可以与钻头 本体110—体形成。或者,外壳120也可以单独地制备然后再耦合到钻头本 体110。排泥槽119可以在钻头本体110和外壳120的外表面上形成,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锤钻头,包括: 钻头本体,其耦合到锤钻上; 外壳,其被布置在所述钻头本体上; 至少一个刀翼,耦合到所述外壳上以倾斜地升降,并且当上升时,其旋转半径大于所述钻头本体的外表面,当所述刀翼下降时,其旋转半径小于所述钻头本体的 外表面;以及 至少一个间隔片,其被安装为与所述刀翼一同升降,并且当所述刀翼下降时,填充所述刀翼的上部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 2007-5-25 10-2007-0050671;KR 2007-8-10 10-2007-1.一种锤钻头,包括钻头本体,其耦合到锤钻上;外壳,其被布置在所述钻头本体上;至少一个刀翼,耦合到所述外壳上以倾斜地升降,并且当上升时,其旋转半径大于所述钻头本体的外表面,当所述刀翼下降时,其旋转半径小于所述钻头本体的外表面;以及至少一个间隔片,其被安装为与所述刀翼一同升降,并且当所述刀翼下降时,填充所述刀翼的上部空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钻头,其中,所述外壳耦合到所述钻头本体以便按照预定角度旋转,并且至少一个止动器在所述钻头本体的端部上形成,其中当所述钻头本体以预定角度旋转时,所述止动器卡止所述刀翼以防止所述刀翼下降。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锤钻头,其中,卡止槽在所述刀翼上形成,当所述钻头本体以预定角度旋转时,所述止动器移动到所述卡止槽,使得所述止动器防止所述刀翼倾斜地下降的。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锤钻头,其中,遮蔽槽在所述外壳上形成并且与所述卡止槽连接,并且在所述钻头本体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时,所述止动器从所述卡止槽移动到所述遮蔽槽,以便所述止动器使所述刀翼下降。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锤钻头,其中,导槽在所述钻头本体中形成,以l更容纳所述间隔片。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钻头,其中,倾斜部在所述外壳上形成,与所述倾斜部相对应的倾斜滑动件在所述刀翼上形成。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锤钻头,其中,各个突起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倾斜部和所述刀翼的所述倾斜滑动件上形成,以便防止所述刀翼向下掉落。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锤钻头,其中,弧形容纳槽在所述钻头本体中形成,弧形夹合部在所述外壳上形成,所述弧形夹合部的尺寸小于所述容納槽,以便被插入到所述容纳槽中,从而能够以预定的角度旋转。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锤钻头,其中,圆柱形容纳槽在所述钻头本体 中形成,并且圆柱形夹合部在所述外壳上形成以便被插入到所述容纳槽中。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锤钻头,其中,至少一个空气通道在所述钻 头本体和所述外壳中形成,以便从所述锤钻供给空气,至少一个排气通道在 所述刀翼中形成,以便当所述外壳以预定角度旋转时,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 空气通道连通。11.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锤钻头,其中,至少一个排放槽在所述钻头 本体和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中形成,当所述外壳以预定角度旋转时,所述外壳 的所述排放槽与所述钻头本体的所述排放槽连通,以便向上排出所挖掘的物质。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钻头,其中,所述刀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益尹炳瓦李镐仁
申请(专利权)人:李光益尹炳瓦李镐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