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气水双相射流排采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9751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01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及煤层气开采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下气水双相射流排采装置及使用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液动泵体的下侧外壁设有一组以上的皮碗,液动泵体的上端通过液动泵上接头连接气动泵体的下端;气动泵体的外侧安装分气集气伞管,气动泵体的内部设有气动喉管、液滴微化器和气动喷嘴,在气动喉管的上部设有气动扩散腔,在气动喉管的下部设有气动喷嘴,上侧设有液滴微化器,气动喷嘴的下端连接进气口,气动喷嘴的上端连通混合液通道。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液动泵体和气动泵体融为有机整体,结构紧凑新颖,将高压水射流增速雾化液流与高压气体射流融合实现射流排采,大幅度提高了举升扬程,且对产层内的其它堵塞物也有负压抽吸解堵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及煤层气开采工程,特别涉及一种井下气水双相射流排采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在中深层天然气井、深层页岩气井及煤层气井的开采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的逐渐降低,井底积水加剧,导致气井被水淹堵、低产及停产,现有的排水工艺及装置如泡排、柱塞排、气举、机抽、水力泵抽等都存在初期效果好,随地层压力的持续下降和产出气水比的降低,受到举升扬程和气水密度差大极易分离与滑脱的制约,则表现出效率低、时间长、花费大,甚至毫无效果的情况,部分气井还会出现施工用液倒灌产层现象,尤其是产气量较低而出水量较大的井会更为突出,也更难以满足低液面和深井及超深井的需要。

2、因而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的更加高效实用且举升扬程大于3500米的排水采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井下气水双相射流排采装置及使用方法,通过设计液动泵体和气动泵体融为有机整体,结构紧凑新颖,将高压水射流增速雾化液流与高压气体射流融合实现射流排采,大幅度提高了举升扬程,且对产层内的其它堵塞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气水双相射流排采装置,包括液动泵体(8)、扩散管(9)、液动喉管(10)、液动喷嘴(11)、动力水进口(12)、地层液通道(13),液动泵体(8)内设有扩散管(9)、液动喉管(10)和液动喷嘴(11),液动喉管(10)的上端设有扩散管(9),液动喉管(10)的下方设有液动喷嘴(11),液动喷嘴(11)的下端连接动力水进口(12),液动喷嘴(11)的上端与地层液通道(13)连通,其特征是:还包括气动泵体(1)、分气集气伞管(2)、气动喉管(3)、液滴微化器(4)、气动喷嘴(5)、进气口(6)、混合液通道(7)、皮碗(14)、液动泵上接头(15),所述液动泵体(8)的下侧外壁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气水双相射流排采装置,包括液动泵体(8)、扩散管(9)、液动喉管(10)、液动喷嘴(11)、动力水进口(12)、地层液通道(13),液动泵体(8)内设有扩散管(9)、液动喉管(10)和液动喷嘴(11),液动喉管(10)的上端设有扩散管(9),液动喉管(10)的下方设有液动喷嘴(11),液动喷嘴(11)的下端连接动力水进口(12),液动喷嘴(11)的上端与地层液通道(13)连通,其特征是:还包括气动泵体(1)、分气集气伞管(2)、气动喉管(3)、液滴微化器(4)、气动喷嘴(5)、进气口(6)、混合液通道(7)、皮碗(14)、液动泵上接头(15),所述液动泵体(8)的下侧外壁设有一组以上的皮碗(14),液动泵体(8)的上端通过液动泵上接头(15)连接气动泵体(1)的下端;所述的气动泵体(1)的外侧安装分气集气伞管(2),气动泵体(1)的内部设有气动喉管(3)、液滴微化器(4)和气动喷嘴(5),在气动喉管(3)的上部设有气动扩散腔,在气动喉管(3)的下部设有气动喷嘴(5),气动喷嘴(5)的上侧安装液滴微化器(4),气动喷嘴(5)的下端连接进气口(6),气动喷嘴(5)的上端连通混合液通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气水双相射流排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气集气伞管(2)包括伞管连接头(2.1)、分离罩(2.2)、环形叶片(2.3)、气流孔(2.4)、内螺纹(2.5)、伞管下接头(2.6),所述伞管连接头(2.1)的下部与分离罩(2.2)形成整体,在伞管连接头(2.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2.5),用于与气动泵体(1)连接固定;所述分离罩(2.2)为圆筒形结构,在分离罩(2.2)的外壁设有多组气流孔(2.4),在每组气流孔(2.4)的上侧固定环形叶片(2.3),用于汇集气体并使气体沿着气流孔(2.4)进入分离罩(2.2)内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景南刘西宇李敬王士文张广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成林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