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清洗,尤其涉及一种硬式内镜清洗设备。
技术介绍
1、硬式内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手术切口进入人体内部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操,硬式内镜由镜体、器械及附件组成,包括外镜管、镜体、光导束接口、目端接管、成像接口等部分,此外,硬式内镜还配备有连接线缆,用于连接摄像头、主机等设备,硬式内镜在使用后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目前,硬式内镜的清洗通常采用手工清洗的方式,手工清洗时,需要将内镜及线缆弯折放入消毒池内,使用流动水冲洗、酶液浸泡等方法进行清洗;
2、在硬式内镜的清洗过程中,由于其结构复杂且连接线缆较长,传统的人工清洗方式需要将内镜及线缆弯折放入消毒池内进行操作,然而,这种清洗方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内镜的弯曲部位和连接线缆的折叠处,这些区域容易被忽视,导致清洗不彻底。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硬式内镜清洗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硬式内镜清洗设备,解决了相关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式内镜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箱(1)、齿条(101)、装载座(2)与驱动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式内镜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洗曝气组件(4)还包括通气管(44)、固定盘(45)与齿轮(46),所述装载座(2)上转动穿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通气管(44),所述通气管(44)的顶端与供气组件(5)连通,两个所述通气管(44)上均固定有齿轮(46),所述齿条(101)的两侧均安装有齿块(106),两个所述齿轮(46)分别与齿条(101)两侧的齿块(106)啮合,所述通气管(44)的底端连接有固定盘(45),所述弹性件(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式内镜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箱(1)、齿条(101)、装载座(2)与驱动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式内镜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洗曝气组件(4)还包括通气管(44)、固定盘(45)与齿轮(46),所述装载座(2)上转动穿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通气管(44),所述通气管(44)的顶端与供气组件(5)连通,两个所述通气管(44)上均固定有齿轮(46),所述齿条(101)的两侧均安装有齿块(106),两个所述齿轮(46)分别与齿条(101)两侧的齿块(106)啮合,所述通气管(44)的底端连接有固定盘(45),所述弹性件(41)安装在固定盘(45)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硬式内镜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洗曝气件(42)包括毛刷筒(421),所述毛刷筒(421)连接在弹性件(41)的底部,所述毛刷筒(421)的外周连接有呈放射状分布的刷毛(422),所述柱状滚件(43)转动连接在毛刷筒(42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硬式内镜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洗曝气件(42)还包括曝气孔(423)与活动管(424),所述毛刷筒(421)上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活动管(424),所述活动管(424)滑动穿过固定盘(45)的底部并插入通气管(44)内,所述毛刷筒(421)的外周开设有若干个间隔布置并与其内部连通的曝气孔(4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硬式内镜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1)包括装载盘(411)、连接杆(412)与弹簧(413),所述装载盘(411)设置在固定盘(45)下方位置,所述装载盘(411)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杆(412),两个所述连接杆(412)均滑动穿过固定盘(45),所述连接杆(412)上套设有弹簧(413),且弹簧(413)的两端分别与装载盘(411)以及固定盘(45)连接,所述毛刷筒(421)安装在装载盘(4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雅,黄滨,吴珠芳,黄惠椿,李久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研究所,福建省癌症防治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