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应用,具体涉及一株溶藻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湖泊蓝藻水华中的微囊藻属(microcystis sp.),由于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并累积大量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生物与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目前,去除水华蓝藻的方法包括传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包括机械打捞、人工调水稀释;化学方法包括向水体投加硫酸铜、氯化铁、高锰酸钾等化学药剂等。物理化学方法适用于蓝藻大面积爆发时的应急处理,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并可能引发二次污染。生物处理法由于能够从蓝藻爆发的早期预防控制,近些年来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如,投放一些滤食性鱼类和底栖生物来控制蓝藻水华爆发的生物操纵技术、植物化感抑藻和微生物控藻技术。微生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参与者,与蓝藻相关的微生物群落普遍存在。它们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分泌活性化合物来裂解细胞或抑制藻类生长。因此,发掘溶藻作用的微生物或其溶藻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应用于防治蓝藻水华问题,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株
...【技术保护点】
1.一株溶藻菌,其特征在于,该溶藻菌分类命名为Bacillus sp.L1.3,于2025年3月3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NO:M 20256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藻菌,其特征在于,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藻菌在处理淡水蓝藻水华治理中的应用,所述淡水蓝藻为铜绿微囊藻。
4.一种去除水体中铜绿微囊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藻菌的菌体或其培养物添加至含有铜绿微囊藻的水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溶藻菌,其特征在于,该溶藻菌分类命名为bacillus sp.l1.3,于2025年3月3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no:m 20256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藻菌,其特征在于,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藻菌在处理淡水蓝藻水华治理中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