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路开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9357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流路开闭装置。通过设于排水管和排水软管的连接部分的开闭阀,防止伴随排水回流而产生异常噪声。流路开闭装置(1)具有:排水管(3),其与贮存排水的排水盘(2)连接;排水软管(4),其配置在比排水管(3)更靠排水的排水方向下游侧的位置;以及开闭阀(5),其设于排水管(3)和排水软管(4)的连接部分。而且,开闭阀(5)构成为,在排水管(3)内的压力小于排水软管(4)内的压力的情况下,使排水管(3)内的流路和排水软管(4)内的流路不连通。该开闭阀(5)包括:安装部(51),其安装在排水管(3)的端部;以及盖部(53),其能够相对于安装部(51)摆动,在排水管(3)内的压力小于排水软管(4)内的压力的情况下,盖部(53)配置在堵住排水管(3)的端部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路开闭装置,特别涉及设置于贮存由空调机室内机的 蒸发器冷凝的排水的贮存部中的流路开闭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地,伴随空调机的动作,在其室内机的蒸发器中产生排水。而 且,该排水贮存在排水盘中后,经由与排水盘连接的排水管和与该排水 管连接的排水软管排出到外部。提出了各种这种与排水的排出机构有关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3)。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气液排出装置中,在与排水盘连接的排 水管的前端安装止回阀,将安装有该止回阀的排水管导入供排气用空气 等气体通过的排气部。在该气液排出装置中,将从排水管排出的排水引 导到排气部,由此,经由共用的通路排出排气用空气等气体和排水。另 外,安装在排水管的止回阀上的止回阀通过被引导到排气部的排气流堵 住排水管的端部,防止排气向排水盘侧回流。并且,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流路开闭装置在从室 内延长到室外的软管(排水软管)的末端设有流路开闭翼,该流路开闭 翼通过从软管内排出到外部的空气流成为打开状态,并且通过从外部到 软管内的空气流成为关闭状态。使该流路开闭翼成为打开状态或关闭状 态的摆动轴安装在软管前端的外周面,以使通过软管内的空气中所包含 的尘埃不会附着在该摆动轴上。并且,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的排水装置通过排水管 (排水软管)连接空调机(室内机)内的排水盘的出水口和外部的排水 口,利用橡胶片堵住该排水口。在该排水装置中,借助流向排水口的排 水的水压,将堵住排水口的橡胶片打开,进行排水。说明书第2/19页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84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4510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172356号公报但是,如图9所示,近年来的房屋室内的气密性高,由于换气扇的 运转等各种原因,有时室内压力小于大气压。该情况下,产生剩余在排 水软管中的排水回流这样的不良情况。图10是用于说明排水在排水软管内回流时产生的水封音的产生的 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设于室内机内部的排水盘上,连接有用于排出 贮存在排水盘中的排水的排水管。而且,在该排水管上连接有排水软管, 排水经由该排水软管排出到外部。具体说明伴随排水回流产生异常噪声时,在排水盘和排水管的连接 部分的A地点,由于排水的回流而成为来自排水盘的排水难以排出的状 态,当排水以喷出的方式排出时,产生异常噪声。并且,在排水软管挠 曲的B地点,在积存的排水回流时,成为波动状态,在排水软管内形成 排水的膜,该膜破裂而产生异常噪声。并且,在排水软管折曲的C地点, 由于室内的负压而使排水上升时,在排水软管内形成排水的膜,该膜破 裂而产生异常噪声。并且,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气液排出装置中,为了将从排水 管引导到排气部的排水引导到外部,需要在排气部连接排水软管。该情 况下,当室内压力小于大气压时,通过安装在排水管上的止回阀,能够 防止被导入排气部的排气向排水盘侧回流,但是,存在排水软管内的排 水可能向排气部回流而产生异常噪声的问题点。并且,像上述专利文献2和3所记载的流路开闭装置和橡胶片那样, 在将对排水的流路进行开闭的部件设置在室外的情况下,存在该对排水 的流路进行开闭的部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劣化变得显著这样 的不良情况。因此,通过将上述专利文献2的流路开闭装置和上述专利文献3的 橡胶片安装在与室内的排水盘连接的排水管和排水软管的连接部分,能 够消除上述不良情况。但是,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流路开闭装置是以安装在排水软管的末端为前提而提出的技术,所以,将该流路开闭装 置安装在排水管和排水软管的连接部分时,摆动轴配置在排水管的外周面,无法在该排水管上连接排水软管。并且,上述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 橡胶片也是以安装在排水软管的末端为前提而提出的技术,所以,将该 橡胶片安装在排水管和排水软管的连接部分时,橡胶片从由排水管的端 部外周所包围的区域露出,无法在该排水管上连接排水软管。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这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流路开闭装置通过设于第1流路管和第2流路管的连接部分 的流路开闭机构,防止伴随排水回流而产生异常噪声的情况。第1专利技术的流路开闭装置具有第1流路管,其与在室内机的内部 贮存排水的贮存部连接;第2流路管,其配置在比第1流路管更靠排水 的排水方向下游侧的位置;以及流路开闭机构,其设于第1流路管和第2 流路管的连接部分。而且,流路开闭机构构成为,在第1流路管内的压 力小于第2流路管内的压力的情况下,使第1流路管内的流路和第2流 路管内的流路不连通。在该流路开闭装置中,由于第1流路管内的压力和第2流路管内的 压力的压力差,设于第1流路管和第2流路管的连接部分的流路开闭机 构使第1流路管内的流路和第2流路管内的流路不连通,所以,通过该 压力差,能够防止排水回流。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伴随排水回流而产生 异常噪声。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利用作为排水回流的原因的第1流路管内 的压力和第2流路管内的压力的压力差,使第1流路管内的流路和第2 流路管内的流路不连通,防止排水回流,防止伴随排水回流而产生异常 噪声,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产生异常噪声。并且,通过将流路开闭机 构设置在第1流路管和第2流路管的连接部分,从而该流路开闭机构不 会暴露在外部环境中,所以,流路开闭机构的耐用期间变长。第2专利技术的流路开闭装置在第1专利技术的流路开闭装置中,流路开闭 机构具有开闭阀,开闭阀包括安装部,其安装在第1流路管的端部,且配置在由第1流路管的端部外周所包围的区域的内侧;以及盖部,其 能够相对于安装部摆动,在第1流路管内的压力小于第2流路管内的压 力的情况下,该盖部配置在堵住第1流路管的端部的位置,盖部的大小 大于由第1流路管的端部内周所包围的区域、且小于由第1流路管的端 部外周所包围的区域。在该流路开闭装置中,通过第1流路管内的压力和第2流路管内的 压力的压力差,盖部摆动,堵住第1流路管的端部。由此,第1流路管 内的流路和第2流路管内的流路不连通,能够防止排水回流。其结果是, 能够防止伴随排水回流而产生异常噪声。即,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安装在 第1流路管的端部的安装部和能够相对于该安装部摆动的盖部的简单结 构,能够防止异常噪声的产生。因此,能够抑制伴随设置防止产生异常 噪声的部件的成本上升。并且,在该流路开闭装置中,将安装部配置在由第1流路管的端部 外周所包围的区域的内侧,并且使盖部的大小大于由第1流路管的端部 内周所包围的区域、且小于由第1流路管的端部外周所包围的区域,由 此,能够使第1流路管内的流路和第2流路管内的流路不连通,并且使 安装部和盖部不从由第1流路管的外周所包围的区域露出。由此,在通 过将第1流路管插入第2流路管内来连接第1流路管和第2流路管的情 况下,能够容易地将设有盖部的第1流路管插入第2流路管的内部。因 此,能够在设有开闭阀的第1流路管上直接连接第2流路管,用于将设 备内的排水排出到外部的排出流路的确保变得容易。第3专利技术的流路开闭装置在第1专利技术的流路开闭装置中,流路开闭 机构具有开闭阀,开闭阀包括安装部,其安装在第1流路管的端部, 且配置在由第1流路管的端部外周所包围的区域的内侧;第1盖部,其 从安装部延伸且堵住第1流路管的端部的一部分;以及第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路开闭装置(1、100、200),其特征在于,该流路开闭装置具有: 第1流路管(3、103、203),其与在室内机的内部贮存排水的贮存部(2)连接; 第2流路管(4、104、204),其配置在比所述第1流路管更靠排水的排水 方向下游侧的位置;以及 流路开闭机构(5、105、205),其设于所述第1流路管和所述第2流路管的连接部分, 所述流路开闭机构构成为,在所述第1流路管内的压力小于所述第2流路管内的压力的情况下,使所述第1流路管内的流路和所述第2 流路管内的流路不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7-25 192852/20071.一种流路开闭装置(1、100、200),其特征在于,该流路开闭装置具有第1流路管(3、103、203),其与在室内机的内部贮存排水的贮存部(2)连接;第2流路管(4、104、204),其配置在比所述第1流路管更靠排水的排水方向下游侧的位置;以及流路开闭机构(5、105、205),其设于所述第1流路管和所述第2流路管的连接部分,所述流路开闭机构构成为,在所述第1流路管内的压力小于所述第2流路管内的压力的情况下,使所述第1流路管内的流路和所述第2流路管内的流路不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路开闭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开闭机构具有开闭阀(5), 所述开闭阀包括安装部(51),其安装在所述第1流路管的端部,且配置在由所述第 l流路管的端部外周所包围的区域的内侧;以及盖部(53),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部摆动,在所述第l流路管内的 压力小于所述第2流路管内的压力的情况下,该盖部(53)配置在堵住 所述第1流路管的端部的位置,所述盖部的大小大于由所述第1流路管 的端部内周所包围的区域、且小于由所述第1流路管的端部外周所包围 的区域。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路开闭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开闭机构具有开闭阀(15), 所述开闭阀包括安装部(15a),其安装在所述第1流路管的端部,且配置在由所述 第1流路管的端部外周所包围的区域的内侧;第1盖部(15b),其从所述安装部延伸且堵住所述第1流路管的端部的一部分;以及第2盖部(15d),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盖部摆动,在所述第1流 路管内的压力小于所述第2流路管内的压力的情况下,该第2盖部(15d) 配置在堵住所述第1流路管的端部的所述一部分以外的部分的位置,所述第1盖部(15b)和所述第2盖部(15d)的大小大于由所述第 1流路管的端部内周所包围的区域、且小于由所述第1流路管的端部外周 所包围的区域。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流路开闭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5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野重富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