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含低电压直流马达的打水组件的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9886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含低电压直流马达的打水组件的冷凝器,为了使空调设备不需将冷凝水排出而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含装设于集水盒上的冷凝器本体,该本体具有两冷凝器单元体,两单元体之间形成一开放空间,打水马达组件具有低电压直流马达,且其传动轴的末端穿设入冷凝器,叶片故设于该传动轴的末端且穿设于冷凝器本体的开放空间中,启动低电压直流马达时,转动的叶片将集水盒上的水打成雾状的水滴,并泼洒至冷凝器单元体上,利用冷凝器单元体的热量将雾状的水滴汽化成水蒸气,则无须透过任何外部管路即可将水蒸气排出空调设备外,可减少设置外部管路的成本,亦可维持整体环境的美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含低电压直流马达的打水组件冷凝器,特别是涉及一种 运用于空调设备中的冷凝器。
技术介绍
空调设备乃是利用热力学原理将空气加以冷却以使得室内温度下降的设备,然而 由于空气制冷设备在运作时多会产生须向外界排出的冷凝水,一般而言,以往使用者的作 法是将冷凝水透过水管直接排出设备外,但如此容易造成该等排水在建筑物的外侧滴漏的 情形发生,而有损居住环境品质,故现今许多使用者采用较长的连接管路以将冷凝水直接 导向排水管,但如此接管的方式需额外设置连接管路, 倘若连接管路外露则影响美观,倘若 连接管路采用埋设的方式,则须耗费较多设置成本,且不利于使用者搬移或更换空调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是将冷凝器的结构加以改良,而使得冷凝水直接在空调设 备中转换为水蒸气,以便于排出。为达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具有含低 电压直流马达的打水组件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含有一底座,其包含有一集水盘;一冷凝器本体,其固设于底座的集水盘上,冷凝器本体包含有两冷凝器单元体,每 一冷凝器单元体中穿设有数个冷凝管,两冷凝器单元体之间形成一开放空间;—承架,其固设于底座上且位于冷凝器本体之一侧的底部;一打水马达组件,其设于承架上,且具有一低电压直流马达及一传动轴,低电压直 流马达固定于承架上,传动轴受低电压直流马达驱动且贯穿承架,传动轴的末端穿设入冷 凝器本体的开放空间中;一叶片,其固设于传动轴末端且位于冷凝器本体的开放空间中。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叶片呈涡卷型离心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使用时利用空调设备内部的管路,将冷凝水导入集水盘 中,利用叶片的转动将水溅起泼洒至冷凝器本体上而汽化为水蒸气,则无须任何外部管路 的设置,即可轻易的将水蒸气排出空调设备外,亦不会破坏对建筑物美观,再者,本案采用 低电压直流马达的设计,由于一般传统马达转速最高仅有3000rpm且须耗能约15至20瓦 特,而低电压直流马达转速为3500rpm至5000rpm、并仅耗能2至3瓦特,故具有节省能源、 效率高、转速提升、且运用约36伏特以下的直流低电压输入以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等优 点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元件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打水组件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顶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包含有一底座10、一冷凝器本体20、一承架 30、一打水马达组件40、及一叶片50。前述的底座10包含有一集水盘11。前述的冷凝器本体20固设于底座10的集水盘11上,冷凝器本体20包含有两冷 凝器单元体21,每一冷凝器单元体21中穿设有多个冷凝管22,两冷凝器单元体21之间形 成有一开放空间。前述的承架30固设于底座10上且位于冷凝器本体20的一侧的底部。 请参阅图3所示,前述的打水马达组件40设于承架30上,且具有一低电压直流马 达41及一传动轴42,低电压直流马达41固定于承架30上,传动轴42受低电压直流马达 41驱动且贯穿承架30,传动轴42的末端穿设入冷凝器本体20的开放空间之中。请参阅图4所示,前述的叶片50固设于传动轴42末端且位于冷凝器本体20的开 放空间之中,该叶片50可呈涡卷型离心状,或任何如水车般,具有可将水溅起、雾化功效的 叶片。本技术使用时,于空调设备内部将冷凝水导入集水盘11上,利用低电压直流 马达41透过传动轴42带动叶片50转动,转动中的叶片50将集水盘11上的水溅起,并透 过高速旋转而使水雾化,溅起的雾化水滴接触到冷凝器单元体21,则藉由冷凝器单元体21 的热量而将雾化水滴汽化成为水蒸气,则无须透过外部管路即可将水蒸气向外排出。再者,运用低电压直流马达41具有以下各项优点1、相较于一般传统交流马达的体积而言,低电压直流马达41的体积仅为其20%, 故减少材料的使用而有效降低自然资源的浪费;2、传统交流马达消耗电力为15至20瓦特,但本技术所采用的低电压直流马 达41消耗电力仅2至3瓦特,故有效达到节能减碳的功效;3、低电压直流马达41是用以带动叶片50旋转而将水打成雾状水滴并溅起,当 转速越高则雾状水滴的颗粒越小,水滴颗粒越小则汽化效果越好,由于传统马达的转速 约2500rpm至3000rpm,但本技术所采用的低电压直流马达41的转速可达3500至 5000rpm,故可有效提升冷凝器本体20的散热效果,降低空调设备整体的能量损耗,进而提 高冷凝器的效率而降低能源浪费;4、由于低电压直流马达41采用了低于36伏特的安全电压,故再打水的动作中不 会因打水时周围水气的影响而有漏电的安全问题,纵使漏电亦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危险,因 而增加了使用上的安全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 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 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具有含低电压直流马达的打水组件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底座,所述底座包含有一集水盘;一冷凝器本体,所述冷凝器本体固设于底座的集水盘上,冷凝器本体包含有两冷凝器单元体,每一冷凝器单元体中穿设有多个冷凝管,两冷凝器单元体之间形成一开放空间;一承架,所述承架固设于底座上且位于冷凝器本体的一侧的底部;一打水马达组件,所述打水马达组件设于承架上,且具有一低电压直流马达及一传动轴,低电压直流马达固定于承架上,传动轴受低电压直流马达驱动且贯穿承架,传动轴的末端穿设入冷凝器本体的开放空间中;一叶片,所述叶片固设于传动轴末端且位于冷凝器本体的开放空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含低电压直流马达的打水组件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 叶片呈涡卷型离心状。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含低电压直流马达的打水组件的冷凝器,为了使空调设备不需将冷凝水排出而设计,本技术包含装设于集水盒上的冷凝器本体,该本体具有两冷凝器单元体,两单元体之间形成一开放空间,打水马达组件具有低电压直流马达,且其传动轴的末端穿设入冷凝器,叶片故设于该传动轴的末端且穿设于冷凝器本体的开放空间中,启动低电压直流马达时,转动的叶片将集水盒上的水打成雾状的水滴,并泼洒至冷凝器单元体上,利用冷凝器单元体的热量将雾状的水滴汽化成水蒸气,则无须透过任何外部管路即可将水蒸气排出空调设备外,可减少设置外部管路的成本,亦可维持整体环境的美观。文档编号F24F13/22GK201611158SQ201020003698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邱明总 申请人:威技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含低电压直流马达的打水组件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底座,所述底座包含有一集水盘;一冷凝器本体,所述冷凝器本体固设于底座的集水盘上,冷凝器本体包含有两冷凝器单元体,每一冷凝器单元体中穿设有多个冷凝管,两冷凝器单元体之间形成一开放空间;一承架,所述承架固设于底座上且位于冷凝器本体的一侧的底部;一打水马达组件,所述打水马达组件设于承架上,且具有一低电压直流马达及一传动轴,低电压直流马达固定于承架上,传动轴受低电压直流马达驱动且贯穿承架,传动轴的末端穿设入冷凝器本体的开放空间中;一叶片,所述叶片固设于传动轴末端且位于冷凝器本体的开放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明总
申请(专利权)人:威技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