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网电力供应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电网用集成式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
技术介绍
1、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网基础上,融合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能源技术,形成的具有高度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其核心目标是实现电力生产、传输、分配、使用的高效化、低碳化、安全化,并满足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能源发展和用户互动等需求,低压无功补偿器是一种常见的智能电网用供电设备。
2、然而,现有无功补偿器的补偿电容通常通过固定接线方式连接零线接地柱与接地装置(如镀锌扁钢),当单个电容故障时,需整体拆卸接地线路,导致维护效率低、操作复杂;
3、现有的无功补偿器的控制器难以实时根据电网参数动态调整补偿电容的投入数量和容量,功率因数调节精度低,无法满足智能电网对无功补偿的高效性和精准性要求;
4、现有的无功补偿器的补偿电容的固定方式多采用螺栓紧固,安装与更换时需逐颗拆卸螺丝,耗时费力,不适合大规模快速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网用集成式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1)、设于所述机柜(1)内部的补偿结构(2)、设于所述机柜(1)上的安装结构(3)、设于所述补偿结构(2)上的行走结构(4)、设于所述行走结构(4)上的放电结构(5)、设于补偿结构(2)上的接地快拆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用集成式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轨(601)的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插槽(603)的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导电齿条(602)的截面为T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用集成式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网用集成式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1)、设于所述机柜(1)内部的补偿结构(2)、设于所述机柜(1)上的安装结构(3)、设于所述补偿结构(2)上的行走结构(4)、设于所述行走结构(4)上的放电结构(5)、设于补偿结构(2)上的接地快拆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用集成式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轨(601)的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插槽(603)的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导电齿条(602)的截面为t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用集成式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轨(201),所述安装轨(201)上线性阵列固定连接有多个接触器(202)与多个断路器(203),所述机柜(1)上固定连接有智能补偿控制器(205),总线主电源通过电线与断路器(203)连接,断路器(203)通过电线与接触器(202)连接,所述接触器(202)通过电线与智能补偿电容(206)上的三相端子(207)连接,总线主电源的其中两相电源与保险开关(204)连接,保险开关(204)通过电线与智能补偿控制器(205)连接,智能补偿控制器(205)的各个输出点通过电线与多个转换开关(212)的自动控制点连接,转换开关(212)的输出点短接连接接触器(202),总线电流的互感器信号通过电线与智能补偿控制器(20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用集成式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安装接触器(202)的所述安装轨(20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块(209),所述连接块(209)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给电线导向的导线杆(2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用集成式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3)包括安装条(301)与安装槽(302),所述机柜(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条(301),所述安装条(301)上设有多个安装槽(302),所述安装槽(302)内放置有补偿电容(206),所述安装条(301)上固定连接有多组定位柱(303),所述补偿电容(206)上设有四个定位孔(304),所述补偿电容(206)上的四个定位孔(304)与每组的四个定位柱(303)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用集成式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条(30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套(305),所述固定套(305)上滑动连接有滑条(306),所述滑条(306)上滑动连接有驱动条(307),驱动条(307)上转动连接有驱动轴(308),所述滑条(306)上设有倾斜的驱动槽(309),所述驱动轴(308)与驱动槽(309)滚动连接,相对的两个所述驱动条(3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后龙,李嘉琦,翟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三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