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雾器,特别是一种通过触发杆手动操作的泵喷雾器。
技术介绍
1、喷雾器,是一种微型喷雾器,此类产品利用活塞在泵体中运动,使泵体内气体流动,压强变小,泵体外的压强不变,泵体内、外产生压强差,通过压强差将液体导流出泵体,当液体碰到高速气流时瞬间雾化。比如中国专利zl201620320123.8公开的“一种喷枪”以及zl201620317419.6公开的“一种喷雾枪体”等即属于此类钢珠座的阀结构。
2、但由于喷雾器可常用于例如家庭卫生、房间除臭,或是在熨烫之前处理织物等,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也对应的要求喷雾器不仅能够将瓶体正向摆放后使用,也需要将瓶体倒过来后也能够正常喷射液体,为此,市场上也出现不少集成有usd(倒置)装置的液体喷雾器,如集成在喷雾器主体下方区域,这种类型的喷雾器的实例描述于中国专利zl202121066548.8或是zl202321095444.9公开的“倒喷式喷雾器”,其为了能在倒置时使用,设计了一条专门的组装路线如设置导液管、弹珠以及相应的倒置阀结构,虽然该喷雾器解决了倒置也能使用的问题,但在使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雾器,其能够用于吸取并喷出容器内的液体,包括有主体(1),且在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导入容器内的液体的导入管(11)以及用于喷出液体的喷嘴部(12),还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4)被构建在连接构件(5)上,所述连接构件(5)用于能拆卸地连接并定位在所述导入管(11)上端,所述连接构件(5)包括有能供所述导入管(11)之上端插设的插座(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中于所述气缸部(2)的后部设置有与所述切换阀(4)连通的进水室(14),所述进水室(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雾器,其能够用于吸取并喷出容器内的液体,包括有主体(1),且在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导入容器内的液体的导入管(11)以及用于喷出液体的喷嘴部(12),还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4)被构建在连接构件(5)上,所述连接构件(5)用于能拆卸地连接并定位在所述导入管(11)上端,所述连接构件(5)包括有能供所述导入管(11)之上端插设的插座(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中于所述气缸部(2)的后部设置有与所述切换阀(4)连通的进水室(14),所述进水室(14)与所述出水通道(13)连通或是与所述气缸部(2)连通,对应地,所述连接构件(5)包括有位于所述主体(1)下段中的上连接部分(52)以及位于容器的螺纹套圈(15)中的下连接部分(53),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置液体泵送端口(43)包括设在所述上连接部分(52)上的第二端口(432),所述第二端口(432)位于所述插座(51)的前侧,所述气缸部(2)上开设有供外部空气补入容器中的补气口(23),而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补气口(23)连通的空气引导室(16),所述空气引导室(16)的下部与所述第二端口(432)相对并留有第一间隙(61),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开口向下并用于封闭所述第一阀座(41)的封闭座(17),所述封闭座(17)与所述第一阀座(41)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间隙(61)连通的第二间隙(62),且当喷雾器处在向下的倒置位置时打开所述第一端口(431)从而使液体能从所述第二端口(432)经所述第一间隙(61)和第二间隙(62)流向所述进水室(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部分(53)包括有下筒体(531),所述下筒体(531)的底部中央具有与所述导入管(11)连通以供液体流入的流入口(532),所述流入口(532)的周缘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一管体(533)和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二管体(534),所述第二管体(534)构成所述插座(51),而所述第一管体(533)对应位于所述第一阀座(41)和连接管(521)之间的间隔部(522),所述第一管体(533)的上端部与间隔部(522)留有第三间隙(63),所述第一管体(533)的前侧设置有阻挡件(55),在喷雾器处在向上的直立位置时,所述阻挡件(55)用于阻挡经过所述第三间隙(63)流出的液体向所述第一阀座(41)的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55)包括有第一板体(551),所述第一板体(551)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管体(533)的上端部,而所述第一板体(55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阀座(41)的底部外缘,所述第一板体(551)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阀座(41)的底部外缘相抵;所述第一板体(551)将所述连通腔(54)的内部空间从前向后依次分隔为与所述第一端口(431)对应的第一腔体(541)以及与所述连接管(521)对应的第二腔体(542),所述第一板体(551)的周缘与所述下筒体(531)的周壁留有第四间隙(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逄增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旭平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