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环缝合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
技术介绍
1、在脊柱结构中,纤维环是椎间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围着髓核,起到稳定脊柱和缓冲压力的作用。然而,由于年龄增长、外伤或不良姿势等因素,纤维环可能会出现损伤或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发疼痛、麻木甚至功能障碍。在微创脊柱手术中,对纤维环进行缝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步骤。由于手术空间狭小,手动缝合操作困难,且难以保证缝合的精度和稳定性。基于这一背景,纤维环缝合器应运而生。
2、然而现有的纤维环缝合器操作难度较大,在进行缝合的过程相对耗时,这对于患者的身体耐受能力和手术风险都有一定影响,降低了手术效率。现有的纤维环缝合器的结构和设计可能不够灵活,在脊柱内镜下操作时,难以适应不同角度和位置的纤维环破口缝合。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背景下,提供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用以解决以上提出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的技术方案内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包括有缝合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器机构(1)的前端软连接有缝合器尖端(2),所述缝合器尖端(2)的后端位置设置有针管转向机构(4),所述缝合器尖端(2)的前端内部设置有缝线防脱套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器把手(11)前侧设置有控制缝线从出线针管(12)内部吐出的扳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针(21)前端端头具有向下弯折的弧度,且所述指针(22)的前端端头具有切口,用于承接从弯针(21)内部吐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包括有缝合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器机构(1)的前端软连接有缝合器尖端(2),所述缝合器尖端(2)的后端位置设置有针管转向机构(4),所述缝合器尖端(2)的前端内部设置有缝线防脱套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器把手(11)前侧设置有控制缝线从出线针管(12)内部吐出的扳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针(21)前端端头具有向下弯折的弧度,且所述指针(22)的前端端头具有切口,用于承接从弯针(21)内部吐出的缝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针(22)的前端端头内部开设有斜孔,斜孔的倾斜角度与弯针(21)的前端端头切口倾斜度一致,且所述锥形管(31)的外圈表面与斜孔的内腔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管(31)的底端端面与指针(22)的外圈表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下纤维环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管(31)的内腔侧壁上呈环形阵列固定有若干固定块(36),所述电磁铁(32)的外圈表面与固定块(36)相互聚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32)的吸附端面朝向金属活动环(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端,商澜镨,容晓莹,李水清,梁辰,韩永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