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打捞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上救援的水下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已经不仅限于陆地上。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更广阔的空间,水下世界成为一种可靠的选择。而水下环境一般比较复杂,如暗流、温差、压力、礁石、生物、清晰度、空间等因素会限制潜水员一系列的活动。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功能强大的水下机器人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可以替代潜水员进入危险的水域进行长时间的工作。现有的水下观测、打捞、救援等均是由专业潜水员完成,在实际操作中大都水况不明、环境复杂、压力、时间、温差等对潜水员的水下作业旺旺带来未知的生命安全威胁。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水下观测、打捞、救援的水下机器人装置,利用机器人技术设计的rov可替代潜水员进行水下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潜水员的生命安。
2、目前,用于水下观测、救援、打捞的rov装置下潜深度大都在水下0-50米范围内,大都结构简单,运行姿态单一,不能实现高精度的障碍躲避,在面对复杂地形时工作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尤其是在水流湍急处更是无法提供稳定的定位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海上救援的水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捞机器人(1)、移动轨迹记录装置(10)以及转向组件(14),所述移动轨迹记录装置(10)安装在打捞机器人(1)的外壳上,所述转向组件(14)安装在打捞机器人(1)的中间位置,且转向组件(14)用于对打捞机器人(1)的轨迹修正,所述转向组件(14)上连接有吸附组件(13),且吸附组件(13)用于打捞机器人(1)的固定,所述移动轨迹记录装置(10)包括第一光电旋转编码器、第二光电旋转编码器和处理器,且第一光电旋转编码器和第二光电旋转编码器均与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移动轨迹记录装置(10)上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上救援的水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捞机器人(1)、移动轨迹记录装置(10)以及转向组件(14),所述移动轨迹记录装置(10)安装在打捞机器人(1)的外壳上,所述转向组件(14)安装在打捞机器人(1)的中间位置,且转向组件(14)用于对打捞机器人(1)的轨迹修正,所述转向组件(14)上连接有吸附组件(13),且吸附组件(13)用于打捞机器人(1)的固定,所述移动轨迹记录装置(10)包括第一光电旋转编码器、第二光电旋转编码器和处理器,且第一光电旋转编码器和第二光电旋转编码器均与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移动轨迹记录装置(10)上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18),且plc控制器(18)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转向组件(14)和吸附组件(13)均与plc控制器(18)电性连接,所述打捞机器人(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推进器(19),且打捞机器人(1)的右侧安装有打捞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救援的水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组件(20)包括延伸安装架(2001)、防水伸缩杆(2002)、移动式夹爪(2003)和定位式夹爪(2004),所述延伸安装架(2001)的左端镶嵌在打捞机器人(1)内,所述防水伸缩杆(2002)固定安装在延伸安装架(2001)上,且防水伸缩杆(2002)的输出端与移动式夹爪(2003)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式夹爪(2003)滑动安装在延伸安装架(2001)的下端,所述定位式夹爪(2004)固定安装在延伸安装架(200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救援的水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机器人(2)的顶部安装有附带控制阀的浮水气囊组件(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救援的水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旋转编码器用于记录打捞机器人(1)的移动距离,所述第二光电旋转编码器用于记录打捞机器人(1)的移动方向,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记录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来确定打捞机器人(1)的移动轨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救援的水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机器人(1)的壳体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前侧定板(2)和固定后脚座(3),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前侧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龙,王美兰,徐长流,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市海一船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