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照明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6611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照明改良结构,其包括有一LED本体及一反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LED本体为一种双接脚直嵌式LED,所述LED本体上设有结合部,以供结合定位;所述反光层设于所述LED本体的后方,且向前延伸,而形成罩盖状的所述反光层,以供反射光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LED本体为一种表面黏着型LED,且LED本体依据其极性分别焊接于板体的电路上;所述LED本体是套入具一开口的罩体中,所述反光层设于罩体的内侧;据此,使具有避免LED本体漏光、减少光源损耗、提升LED照明效率、方便使用及稳固结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照明改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通过由一 LED本体及一 反光层的组合设计,使具有避免漏光、减少能源损耗、提升照明效率、方便使用及稳固结合 等效果,而适用于各式LED灯或类似的照明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LED灯具有节能的功效,是现在能源短缺时代的灯光代言者,请参阅图1, LED灯使用时,因在LED本体1外缘为透光的封胶层2,因此LED本体1内部的发光晶片发 光时,虽然大部分的光源将由前端射出,但仍有部分光源由不同方向射出,而造成漏光,使 得增加能源损耗及降低照明效率,因此在实际使用上仍不符合使用者的所需,在全球能源 环保意识抬头的今日,现有LED照明灯具实具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照明改良结构,其中,所述LED本体为一种 双接脚直嵌式LED,由所述反光层设于所述LED本体的后方,且向前延伸,而形成罩盖状的 所述反光层,以供LED本体内部的发光晶片发光时,得以由所述反光层将光源反射引导至 前端射出,而可有效避免漏光、减少能源损耗及提升照明效率等功效,增加整体使用的实用 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照明改良结构,其中,所述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照明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LED本体,所述LED本体上设有结合部,以供结合定位;以及一反光层,所述反光层设于所述LED本体的后方,且向前延伸,而形成罩盖状的所述反光层,以供反射光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LED照明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LED本体,所述LED本体上设有结合部,以供结合定位;以及一反光层,所述反光层设于所述LED本体的后方,且向前延伸,而形成罩盖状的所述反光层,以供反射光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本体上的结合部设有 一前斜向部及一后抵靠部,所述前斜向部是供穿设定位,而所述后抵靠部是供止挡限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照明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本体上的结合部进一 步结合一板体,而所述板体设有对应所述LED本体的穿孔,以供所述LED本体穿设定位,而 令所述结合部的前斜向部与后抵靠部分别抵靠于所述板体的前后两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为金属反光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照明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是采用电镀方式实施。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照明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是采用涂布方式实施。7.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景峰
申请(专利权)人:玉阳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