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共振的表面冲击强化技术的方法,属于零部件孔内壁强化。
技术介绍
1、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有部分区域工作应力较大,如轮盘高速旋转时会在结构突变部位产生超过材料屈服强度的大应力区,大应力区为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的薄弱部位。如果大应力区在开放的轮盘表面,可使用喷丸、滚压和激光强化等表面处理工艺来减小大应力区表面的应力值,达到延长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的目的。
2、但如果大应力区在轮盘上的狭小、孔内壁等区域,则喷丸、激光强化等没有办法进行表面强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共振的表面冲击强化技术的方法。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共振的表面冲击强化技术的方法,包括:能实现对狭小、孔内壁大应力区进行表面强化处理的流程。
4、所述流程,包括分为悬臂球设计、工作参数确定和实施三个步骤。
5、所述悬臂球设计步骤,主要包含冲击球直径a和材料设计,悬臂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共振的表面冲击强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实现对狭小、孔内壁大应力区进行表面强化处理的流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共振的表面冲击强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包括分为悬臂球设计、工作参数确定和实施三个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共振的表面冲击强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球设计步骤,主要包含冲击球直径A和材料设计,悬臂包含悬臂长度B、材料和悬臂截面设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共振的表面冲击强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参数确定步骤,是通过试验方法实现,试验方法的子环节有悬臂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共振的表面冲击强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实现对狭小、孔内壁大应力区进行表面强化处理的流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共振的表面冲击强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包括分为悬臂球设计、工作参数确定和实施三个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共振的表面冲击强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球设计步骤,主要包含冲击球直径a和材料设计,悬臂包含悬臂长度b、材料和悬臂截面设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共振的表面冲击强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参数确定步骤,是通过试验方法实现,试验方法的子环节有悬臂状态冲击球扫频、试件表面冲击和残余应力检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共振的表面冲击强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完成所述悬臂球设计步骤后,需要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维娜,杨洪伟,赵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