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识别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8463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选择性识别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近红外荧光探针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选择性识别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通过创新分子结构设计,实现了对H<subgt;2</subgt;S的高特异性识别、低检测限及近红外区域的灵敏响应,同时具备宽pH值适应范围和快速响应特性,为复杂生物体系中内源性细胞H<subgt;2</subgt;S的精准检测提供了新策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具体涉及一种选择性识别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化学及分析检测。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硫化氢(h2s)作为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备受关注,其精准检测对疾病诊断和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基于荧光探针的h2s检测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实时性和空间分辨率成为研究热点。现有技术中,h2s荧光探针主要基于以下设计策略:(1)利用h2s的还原性触发硝基或叠氮基团还原,诱导荧光团释放(如基于罗丹明或荧光素的探针);(2)通过h2s的亲核性引发芳香取代反应(如丙烯酸酯或磺酸酯类探针);(3)基于h2s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如铜离子螯合探针)。然而,这些探针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显著缺陷,例如:

2、1.选择性不足:多数探针难以区分h2s与生物硫醇(如谷胱甘肽、半胱氨酸),导致假阳性信号。例如,基于丙烯酸酯的探针易被其他硫醇攻击,降低检测特异性;

3、2.检测灵敏度受限:部分探针检测限较高(>10μm),难以满足生理环境中低浓度h2s(纳摩尔至微摩尔级)的检测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选择性识别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荧光探针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识别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识别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在pH值为7.0-10.0范围内,具有H2S响应能力;和/或,所述选择性识别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响应时间在2min以内;和/或,所述选择性识别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检测限低于5μM。

3.一种选择性识别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5~5℃、保护性气氛下,使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择性识别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荧光探针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识别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识别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在ph值为7.0-10.0范围内,具有h2s响应能力;和/或,所述选择性识别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响应时间在2min以内;和/或,所述选择性识别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检测限低于5μm。

3.一种选择性识别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5~5℃、保护性气氛下,使n,n-二甲基甲酰胺、第一溶剂混合,并加入pbr3反应至溶液变成乳白色,之后加入环戊酮于室温进行第一反应10~15h,制得第一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乐陈俊凝孙煜钦顾文洁陈语涵苏子育朱嘉新黄庆利徐洲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