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座,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座的自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现代机械装备中,轴承作为关键的零部件,其性能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轴承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不仅会导致能量损耗,还可能引起轴承的磨损、疲劳甚至失效,进而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对轴承进行有效的润滑是降低摩擦、减少磨损、延长轴承使用寿命的关键措施。
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轴承润滑方式主要有脂润滑和油润滑两种。脂润滑虽然具有密封简单、不易泄漏等优点,但润滑脂的流动性较差,难以实现对轴承的均匀润滑,且在高温、高速等工况下,润滑脂的性能会显著下降,无法满足轴承的润滑需求。油润滑虽然能够提供更好的润滑效果,但传统的油润滑方式通常需要额外的润滑系统,如油泵、油管等,这不仅增加了设备的成本和复杂性,还存在着漏油、维护困难等问题。此外,现有的轴承座结构在设计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些轴承座的润滑腔空间有限,无法储存足够的润滑油,导致润滑油的补充频率较高,增加了维护成本和工作量。同时,润滑油在轴承座内的分配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座的自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座体(1),所述下座体(1)顶端面开设有一处呈半圆形槽结构的下安装槽(103),下座体(1)前端面及后端面相对于下安装槽(103)轴心部位共同开设有一处与其相连通的下缺槽(104),下缺槽(104)呈半圆形槽结构,下缺槽(104)直径小于下安装槽(103)直径;所述下座体(1)内部前侧方及后侧方均开设有一处呈半环形腔结构的下润滑存储腔(106),下润滑存储腔(106)贯通下座体(1)顶端面;所述下安装槽(103)内端前侧面及内端后侧面均各开设有三处与相邻下润滑存储腔(106)相连通的下润滑开孔(1011);所述下座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座的自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座体(1),所述下座体(1)顶端面开设有一处呈半圆形槽结构的下安装槽(103),下座体(1)前端面及后端面相对于下安装槽(103)轴心部位共同开设有一处与其相连通的下缺槽(104),下缺槽(104)呈半圆形槽结构,下缺槽(104)直径小于下安装槽(103)直径;所述下座体(1)内部前侧方及后侧方均开设有一处呈半环形腔结构的下润滑存储腔(106),下润滑存储腔(106)贯通下座体(1)顶端面;所述下安装槽(103)内端前侧面及内端后侧面均各开设有三处与相邻下润滑存储腔(106)相连通的下润滑开孔(1011);所述下座体(1)上方设有一块呈半圆形块结构的上座体(2),上座体(2)底端面开设有一处呈半圆形槽结构的上安装槽(201),上安装槽(201)直径与下安装槽(103)直径相一致,上座体(2)前端面及后端面相对于上安装槽(201)轴心部位共同开设有一处与其相连通的上缺槽(202),上缺槽(202)呈半圆形槽结构,上缺槽(202)直径与下缺槽(104)直径相一致;所述上座体(2)内部前侧方及后侧方均开设有一处呈半环形腔结构的上润滑存储腔(209),上润滑存储腔(209)贯通上座体(2)底端面;所述上安装槽(201)内端前侧面及内端后侧面均各开设有三处与相邻上润滑存储腔(209)相连通的上润滑开孔(2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座的自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体(2)内部上侧方开设有与两个上润滑存储腔(209)相连通的连通腔(2011),连通腔(2011)呈圆形孔结构;所述上座体(2)顶端面固定安装有一块呈圆形块结构的配合凸起(205),配合凸起(205)顶端面轴心部位开设有一处与连通腔(2011)相连通的螺纹通孔(208),螺纹通孔(208)内螺纹安装有密封螺栓(2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座的自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郁春,董郁生,许兆来,张海军,徐梅林,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万士达重型轴承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