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庆东NAVIEN专利>正文

热水供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80847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有预加热循环系统的热水供应系统,本系统加热水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达到使用者用户所设定温度的时间,且旨在使用一部分预加热能量和利用循环预加热的水来防止冬季管道冻结和爆裂。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水供应系统,包括水箱,用于存储流入进口的水;热交换器,用于加热流入其内的所述水;控制器,其对设置在有水流在其内的管道上的预定位置处的温度传感器所测的温度与预定的预加热温度进行比较,且控制热交换器的运行;和泵,其设置在连接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管道上,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置在连接热交换器和出口的管道上,所述第二节点设置在连接进口和水箱的管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水供应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将流入进口的冷水加热至用户设定温度且通过出口供应加热的水的热水供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有可最大限度地减少 达到设定温度的时间的预加热循环系统,且旨在使用一部分预加热能量和利用循环预加热 的水来防止冬季管道冻结和爆裂。
技术介绍
通常,热水供应系统用于在短时间内将水加热至用户设定的温度,并供应所加热 的水,在所述热水供应系统中,决定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是利用多长时间可将水加热至用 户设定温度和即使在使用的水量发生变化时是否能够供应温度保持在设定水平的水。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热水供应系统的结构图。 根据现有技术的热水供应系统10的结构,当流入进口 11的水流经热交换器15 时,所述水利用设置在热交换器15中的加热装置(燃烧器)进行加热,从而将热水通过出 口 17供应给用户。 用于检测水的流量和温度的流量传感器14、入流温度传感器13和出流温度传感 器16设置在进口 11和出口 17之间的管道上。 控制器18将所述传感器所测的温度与用户通过温度设定装置设定的温度进行比 较,并根据比较结果,通过确定热交换器15内的加热装置的燃烧强度使水保持在设定温 度。 即使现有技术的热水供应系统10能够供应利用热交换器15通过加热瞬时地供应 大量热量在短时间内被加热至设置温度的热水,但是在户外温度低时例如在冬季时流入进 口 11的水则会处于低的温度,且因此,减少利用热交换器15对低温水进行加热并供应高温 水所花费的时间就受到限制。 此外,当热水供应系统10在冬季没有连续使用一个预定期时,管道会出现冻结和 爆裂现象。虽然为了防止管道爆裂设置单独的加热装置,但相应的额外能量损失也会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预加热循 环系统的热水供应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达到用户设定温度的时间,且根据热水被使 用还是没有被使用,通过改变在预加热循环系统内的水流通的路径,能够采用流动热水的 热能来加热。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将流入进口的低温水加热至高温水且通过 出口供应热水的热水供应系统,所述热水供应系统包括水箱,用于存储流入进口的水;热交 换器,用于加热流入其内的水;控制器,其对温度传感器所测的温度与预定的预加热温度进 行比较,且控制热交换器的运行,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有水流在其内的管道上的预定位 置处;和泵,其设置在连接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管道上,其中,所述第一节点设置在连接热交换器和出口的管道上,所述第二节点设置在连接进口和水箱的管道上。 此外,还包括止回阀,其设置在连接泵和第二节点的管道上。 此外,连接第一节点和出口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三节点,在第一节点和泵之间设置 三通阀,从而预加热的水流经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连接第三节点和三通阀的单独管 道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水供应系统,由于可存储预定水量的水箱设置在所述 热水供应系统中,且存储在水箱的水和留存在管道里的水即便热水没有被使用也被预加 热,从而只要用户想使用热水,则系统可在最短时间内供应加热到预定温度的热水,且可防 止管道在冬季时冻结和爆裂。 此外,由于在预加热循环处理过程中水的流通路径被控制,利用手动操作三通阀 使水流经处于外部的散热器,所以,所述热水供应系统除了可对留存在所述热水供应系统 内的水进行预加热外,通过仅采用一个内部泵,所述热水供应系统还可用作加热装置。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热水供应系统的结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热水供应系统的结构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在预加热时水的流通路径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在使用热水时水的流通路径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热水供应系统的结构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在预加热时水的流通路径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在使用热水时水的流通路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过程。 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热水供应系统的结构图,图3示出了在预加热时水的流通路径图,和图4示出了在使用热水时水的流通路径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热水供应系统20包括水箱22,用于存储流 入进口 21的水;热交换器25,用于加热所述水;温度传感器23和流量传感器24,它们设置 在连接水箱22和热交换器25的管道上;泵28设置在连接第一节点41和第二节点42的管 道上,其中,所述第一节点41设置在连接热交换器25和出口 32的管道上,所述第二节点42 设置在连接进口 21和水箱22的管道上;和止回阀29,用于防止回流。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热水供应系统20具有连接进口 21和出口 32并呈闭合的内循环路径的管道。因此,由于在用户没有使用热水时留存在热水供应系统20中的水被预加热,所以当用户开始使用热水时水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加热至用户所设置的温度。 流入进口 21并存储在水箱22的水约有2升。在用户没有使用热水时,存储在水箱22的水和留存在热水供应系统20中的内部管道中的水被预加热,从而,在用户开始使用热水时,预加热过的水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所希望的高温度。 图3示出了当用户没有使用热水时水被预加热所形成的水的流通路径图。当热水 没有被使用时,出口 32是闭合的,而水被预加热,并利用泵28流经粗线所示的路径。4 温度传感器23设置在连接水箱22和热交换器25的管道上,且在预加热过程中, 与温度传感器23连接的控制器30对温度传感器23所测的温度与用户所设定的预定预加 热温度进行比较。例如,若用户设定预加热温度为40°C ,则控制器30在温度传感器23所测 的温度比设定的预加热温度高5t:或更高时控制在热交换器25内停止加热,且在温度传感 器23所测的温度比设定的预加热温度低5t:或更低时控制在热交换器25内开始加热。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的是上述所设定的温度和温度范围可由用户改变。 此外,温度传感器23可设置在水所流经的管道的任意位置上,但是,优选地,温度 传感器23可设置在具有大热容的水箱22的随后的位置处且将该位置所测的温度设置为水 的参考温度。 图4示出了在使用热水时的水的流通路径,其中,流入进口 21的水流经水箱22且 由加热交换器25进行加热。然后,所述水通过出口 32被排出供应给用户。 当用户打开出口 32处的阀门以使用热水时,到达第一节点41的所有的水在压力 差的作用下通过出口 32排出,且不再形成如图3所示的内循环。 流量传感器24设置在连接水箱24和热交换器25的管道上,从而当有水流被检测 到时,流量传感器24发送一检测信号至控制器30,且控制器30启动热交换器25。 利用第一实施例的预加热结构,可获得能够防止管道在冬季冻结和爆裂现象的功 能效果。 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热水供应系统的结构图,图6示出了在预加 热时水的流通路径图,和图7示出了在使用热水时的水的流通路径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热水供应系统20包括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结 构还进一步地设置有三通阀27,所述三通阀27设置在连接第一节点41和第二节点42的管 道上。此外,第三节点43设置在连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流入进口的低温水加热至高温水且通过出口供应热水的热水供应系统,所述热水供应系统包括:水箱,用于存储流入所述进口的水;热交换器,用于加热流入其内的水;控制器,其对温度传感器所测的温度与设定的预加热温度进行比较,且控制所述热交换器的运行,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有水流在其内的管道上的预定位置处;和泵,其设置在连接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管道上,所述第一节点设置在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出口的管道上,所述第二节点设置在连接所述进口和所述水箱的管道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 2007-5-10 10-2007-0045518一种将流入进口的低温水加热至高温水且通过出口供应热水的热水供应系统,所述热水供应系统包括水箱,用于存储流入所述进口的水;热交换器,用于加热流入其内的水;控制器,其对温度传感器所测的温度与设定的预加热温度进行比较,且控制所述热交换器的运行,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有水流在其内的管道上的预定位置处;和泵,其设置在连接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湖根金容范
申请(专利权)人:株庆东NAVIEN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