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上隅角氧气浓度的风障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7805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上隅角氧气浓度的风障调节装置,包括PLC控制器、氧气浓度监测阵列和风阻面积调整组件,氧气浓度监测阵列设在上隅角区域,风阻面积调整组件设在开切眼内,氧气浓度监测阵列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风阻面积调整组件的信号接收端连接。该装置通过氧气浓度监测阵列、PLC控制器和风阻面积调整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根据现场需要自动调节风阻面积,提高风障设置参数智能化程度,科学、高效的解决上隅角低氧问题,同时也可以保障井下人员的安全,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安全生产,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制上隅角氧气浓度的风障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1、《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当井下采掘空间氧气浓度低于19.5%时即为低氧环境,会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随着煤矿开采深度与强度持续增加,受采空区漏风、采空区注氮等因素的影响,u 型通风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区域低氧问题凸显,此状况为矿井安全生产埋下隐患。在对上隅角低氧问题进行治理时,煤矿井下最为常用的治理方法为风障法,该方法是在工作面开切眼内靠近回风侧布置横向风障。设置该风障的作用,一方面,可将新鲜风流引入工作面上隅角区域,提升工作面上隅角的风流强度,进而使该区域积聚的低氧气体被新鲜风流有效稀释并带走;另一方面,能够明显增加进风巷至风障迎风侧区域的风流压力,从而起到阻止采空区高浓度低氧气体流入上隅角区域的作用。现有的风障设置方式对解决上隅角低氧问题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2、(1)现有风障的安全性较差,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煤矿井下所采用的风障设施均为简易型,由风筒布、帆布等材料制成,并采取悬吊式设计,即将风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控制上隅角氧气浓度的风障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器、氧气浓度监测阵列和风阻面积调整组件,氧气浓度监测阵列设在上隅角区域,风阻面积调整组件设在开切眼内,氧气浓度监测阵列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风阻面积调整组件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上隅角氧气浓度的风障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氧气浓度监测阵列包括若干个氧气浓度传感器,若干个氧气浓度传感器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布置在上隅角区域,若干个氧气浓度传感器布置在上隅角区域靠近顶板不大于30cm位置,各氧气浓度传感器将监测到的上隅角区域氧气浓度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上隅角氧气浓度的风障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器、氧气浓度监测阵列和风阻面积调整组件,氧气浓度监测阵列设在上隅角区域,风阻面积调整组件设在开切眼内,氧气浓度监测阵列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风阻面积调整组件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上隅角氧气浓度的风障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氧气浓度监测阵列包括若干个氧气浓度传感器,若干个氧气浓度传感器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布置在上隅角区域,若干个氧气浓度传感器布置在上隅角区域靠近顶板不大于30cm位置,各氧气浓度传感器将监测到的上隅角区域氧气浓度数据传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通过内置的动态趋势分析算法对各监测器的氧气浓度进行综合判断,自动确定上隅角区域氧气浓度分布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上隅角氧气浓度的风障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风阻面积调整组件包括防爆电机、绕线杆、吊挂横杆和风障,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防爆电机的信号接收端连接,绕线杆和吊挂横杆长度方向均垂直于开切眼的长度方向,绕线杆位于吊挂横杆上方,防爆电机设在吊挂横杆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军伟杨立东张瑞江张卫华刘鹏顾亮吴冉王桂明都敬涛刘颖王一帆康靖宇刘申申朱浩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