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疗乳腺癌的硅酸铜基纳米靶向载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78023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1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肿瘤的治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协同治疗乳腺癌的硅酸铜基纳米靶向载药系统,包括CuSiO<subgt;3</subgt;、他莫昔芬、水仙衍生的碳量子点、聚乙二醇、透明质酸;在CuSiO<subgt;3</subgt;上通过静电作用负载他莫昔芬和水仙衍生的碳量子点,再进行聚乙二醇共价修饰,再包覆具有靶向能力的透明质酸,制备CuSiO<subgt;3</subgt;@TAF@CDs‑PEG‑HA纳米靶向载药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协同治疗乳腺癌的硅酸铜基纳米靶向载药系统,基于氧化应激以及削弱的抗氧化能力造成的胞内氧化还原稳态失衡,使得硅酸铜基纳米靶向载药系统在人乳癌细胞和荷瘤小鼠模型上均展现出高效的肿瘤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肿瘤的治疗,尤其是涉及协同治疗乳腺癌的硅酸铜基纳米靶向载药系统


技术介绍

1、尽管化学动力学疗法(cdt)作为一种基于活性氧(ros)的广泛治疗策略在癌症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进一步提升反应的效率以增加具有细胞毒性的羟基自由基(·oh)的生成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维持氧化还原平衡是癌细胞存活和生长的先决条件。为了维持氧化还原平衡,癌细胞通过产生更多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来增强自身抗氧化能力,以应对过量产生的活性氧(ros)造成的氧化损伤。鉴于此,杀死癌细胞的一种策略通常是破坏其氧化还原稳态,一方面产生更高水平的活性氧(ros),增强细胞的氧化应激,另一方面减弱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使其防御功能缺失。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多集中在一个方面,很少有治疗药物能够同时实现两方面的目标。将铜离子和儿茶酚配体(hpt)自组装制备了纳米铜基金属有机框架(cuhpt),通过破坏细胞氧化还原稳态克服癌症化学耐药性。cuhpt将细胞内源的gsh氧化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有效地消耗gsh,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协同治疗乳腺癌的硅酸铜基纳米靶向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CuSiO3、他莫昔芬、水仙衍生的碳量子点、聚乙二醇、透明质酸;在CuSiO3上通过静电作用负载他莫昔芬和水仙衍生的碳量子点,生成CuSiO3@TAF@CDs,进而在CuSiO3@TAF@CDs表面进行聚乙二醇共价修饰得到CuSiO3@TAF@CDs-PEG,在CuSiO3@TAF@CDs-PEG表面包覆具有靶向能力的透明质酸,制备CuSiO3@TAF@CDs-PEG-HA纳米靶向载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治疗乳腺癌的硅酸铜基纳米靶向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他莫昔芬的负载浓度为1mg/mL。

...

【技术特征摘要】

1.协同治疗乳腺癌的硅酸铜基纳米靶向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cusio3、他莫昔芬、水仙衍生的碳量子点、聚乙二醇、透明质酸;在cusio3上通过静电作用负载他莫昔芬和水仙衍生的碳量子点,生成cusio3@taf@cds,进而在cusio3@taf@cds表面进行聚乙二醇共价修饰得到cusio3@taf@cds-peg,在cusio3@taf@cds-peg表面包覆具有靶向能力的透明质酸,制备cusio3@taf@cds-peg-ha纳米靶向载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治疗乳腺癌的硅酸铜基纳米靶向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他莫昔芬的负载浓度为1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治疗乳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树锋宋一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锋剑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