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吉逊专利>正文

一种使用于电磁炉上的日用陶瓷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72690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30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于电磁炉上的日用陶瓷器具,包括日用陶瓷器具本体,所述在日用陶瓷器具本体的底部粘贴有可以吸收电磁炉产生的电磁波转化为热能的导磁金属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能在电磁炉上发热的导磁金属膜粘贴于日用陶瓷器具的外底部,杜绝了水和金属接触,这样煮出的水更加环保、卫生,避免了铁质的日用陶瓷器具在高温的水产生热化学反应造成如结垢等现象,其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非常方便实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制造
,具体来说是一种能在电磁炉上加热使用的日用陶瓷器具的技术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市场上销售的日用陶瓷器具的种类多种多样,该陶瓷器具全部采用陶瓷或玻璃材料制成,但是没有金属介质的存在难于应用于电磁炉上使用,而金属的壶体容易在高温状态下产生氧化现象,容易产生有损健康的因素,因而本技术的目的就应此而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构思巧妙,用于应用于电磁炉上的日用陶瓷器具。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于电磁炉上的日用陶瓷器具,包括陶瓷本体(也可以为耐高温玻璃材料),所述在陶瓷本体的底部粘贴有可以吸收电磁炉产生的电磁波转化为热能的导磁金属膜,金属膜是由导磁性金属粉沫添加熔制材料混合组成,经加工成花纸后,把能承受20℃~600℃急冷热的陶瓷(耐高温玻璃)本体经1300~1500℃烧成,然后把花纸贴附在日用陶瓷器具的底部,在810℃温度的窑炉二次烧成,金属粉沫中的熔制在810℃时把金属粉沫紧紧地贴附在底部,冷却后生成一层薄薄的金属膜,经过这道工序后,电磁炉日用陶瓷器具就制作完成了。可以利用本技术构思将本技术产品制造成煲具、盘、碗,碟等日用陶瓷器。所述制作日用陶瓷器具的材料可以为陶瓷、耐高温玻璃或其他非金属耐热材料制成均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将能在电磁炉上发热的导磁金属膜粘贴于日用陶瓷器具的外底部,杜绝了水和金属接触,这样煮出的水更加环保、卫生,避免了铁质的日用陶瓷器具在高温的水产生热化学反应造成如结垢等现象,其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非常方便实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于电磁炉上的日用陶瓷器具,包括陶-->瓷本体1,所述在陶瓷本体1的底部粘贴有可以吸收电磁炉产生的电磁波转化为热能的导磁金属膜2,金属膜是由导磁性金属粉沫添加熔制材料混合组成,经加工成花纸后,把能承受20℃~600℃急冷热的陶瓷本体经1300~1500℃烧成,然后把花纸贴附在日用陶瓷器具的底部,在810℃温度的窑炉二次烧成,金属粉沫中的熔制在810℃时把金属粉沫紧紧地贴附在底部,冷却后生成一层薄薄的金属膜,经过这道工序后,电磁炉日用陶瓷器具就制作完成了。本技术将能在电磁炉上发热的导磁金属膜粘贴于日用陶瓷器具的外底部,杜绝了水和金属接触,这样煮出的水更加环保、卫生,避免了铁质的日用陶瓷器具在高温的水产生热化学反应造成如结垢等现象,其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非常方便实用。可以利用本技术构思将本技术产品制造成煲具、盘、碗,碟等日用陶瓷器。所述制作日用陶瓷器具的材料可以为陶瓷、耐高温玻璃或其他非金属耐热材料制成均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技术;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使用于电磁炉上的日用陶瓷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于电磁炉上的日用陶瓷器具,包括日用陶瓷器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日用陶瓷器具本体的底部粘贴有可以吸收电磁炉产生的电磁波转化为热能的导磁金属膜(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于电磁炉上的日用陶瓷器具,包括日用陶瓷器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逊
申请(专利权)人:陈吉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