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6476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7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电机,包括:外壳;定子组件,其设置于外壳内;外转套,其转动连接于外壳内,外转套外侧设置有转子组件;内转轴,其转动连接于外转套内,内转轴的底部与外壳底侧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合组件,内转轴与外转套之间设置有第二离合组件,内转轴的顶端向上伸出外转套与外壳,内转轴的顶端沿水平方向的轴线转动连接有输出杆,输出杆与外转套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外转套转动时可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内转轴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第一离合组件与第二离合组件的控制,可使得输出杆沿其自身轴线转动以输出动力,又或者是根据使用需要调节倾斜角度以进行自转、往复摆动或支撑等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电机


技术介绍

1、电机包括定子与转子,在通电时,可使得转子转动,从而向外输出动力。现时的转子通常是刚性的输出轴,只可定向地向外输出动力,使用功能较为单一,并且受限于电机本身的体积或者使用的环境空间,电机难以连接拓展更多的结构,因此,亟需一种使用更加灵活的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柔性电机,包括:外壳;定子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外转套,其沿上下方向的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转套外侧设置有转子组件;内转轴,其沿上下方向的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外转套内,所述内转轴的底部与所述外壳底侧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合组件,所述第一离合组件可将所述内转轴与所述外壳相互连接或分离,所述内转轴与所述外转套之间设置有第二离合组件,所述第二离合组件可将所述内转轴与所述外转套相互连接或分离,所述内转轴的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环(510)与第一线圈(520),所述内转轴(400)的底端部向下伸出所述外转套(300),所述第一连接环(510)连接于所述内转轴(400)伸出于所述外转套(300)的底部外侧,所述第一连接环(510)底侧与所述外壳(100)内底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密封圈(530),所述第一密封圈(530)与所述第一连接环(510)的径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环(510)、所述外壳(100)内底侧与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圈(530)之间填充有第一磁流变液,所述外壳(100)外底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环(510)与第一线圈(520),所述内转轴(400)的底端部向下伸出所述外转套(300),所述第一连接环(510)连接于所述内转轴(400)伸出于所述外转套(300)的底部外侧,所述第一连接环(510)底侧与所述外壳(100)内底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密封圈(530),所述第一密封圈(530)与所述第一连接环(510)的径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环(510)、所述外壳(100)内底侧与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圈(530)之间填充有第一磁流变液,所述外壳(100)外底侧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圈(530)之间的位置连接有所述第一线圈(5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510)的底侧设置有第一凸筋(540),所述第一凸筋(540)沿所述第一连接环(510)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凸筋(540)环绕所述第一连接环(510)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外壳(100)内底侧对应多个所述第一凸筋(540)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凸筋(5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外底侧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圈(530)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线圈(520)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环(610)与第二线圈(620),所述第二连接环(610)连接于所述外转套(300)外侧,所述第二连接环(610)底侧与所述第一连接环(510)顶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密封圈(630),所述第二密封圈(630)沿所述第二连接环(610)的径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环(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陈彦平李静波袁海蓉王素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精锐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