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血管血压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61380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4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颅内血管血压检测方法,涉及血压检测方法技术领域,根据检测对象医学影像图片判断检测对象颅内未破裂颅动脉瘤体积,如果判断为大和/或巨大,测量载瘤动脉平均动脉压M1将微导管置入动脉瘤腔,微导管与侵入性动脉压监测传感器连接;测量微导管置入后动脉瘤腔的平均动脉压P1;将密网支架放置在颅内动脉处并覆盖动脉瘤颈部,分别测量载瘤动脉平均动脉压M2和动脉瘤腔内平均动脉压P2;对动脉瘤腔进行弹簧圈填充,分别测量弹簧圈填充后载瘤动脉平均动脉压M3和动脉瘤腔的平均动脉压P3;根据上述测量中的结果,得到检测对象颅内血管血压值变化曲线。通过微导管伸入测量位置直接测量的方式,患者和医生可以直接得到血压值的变化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血压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颅内血管血压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颅内动脉瘤是由先天性发育不良或颅内动脉腔获得性损伤引起的局部血管壁逐渐异常扩张。全球成年人群(平均年龄为50岁)颅内动脉瘤的总体发病率约为3.2%。在现有的调查中显示,普通成年人群每年动脉瘤破裂风险至少为1%。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死亡率高达45%,超过一半的幸存者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预测颅内动脉瘤检出后的破裂风险以指导治疗尤为重要。

2、近年来,uia(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aneurysm)的破裂危险因素已被广泛研究,目前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估手段主要为基于phases得分的评估手段,该评价手段基于统计学从动脉瘤位置、动脉瘤大小、患病人群、患者过往病史以及患者年龄分析动脉瘤,从而推测出动脉瘤的五年破裂风险。然而,实践发现,该评估手段仅是对动脉瘤患病人群进行统计学分析,忽略了动脉瘤患者个体实际情况的分析,因此对动脉瘤的破裂风险评估的准确率较低。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颅内血管血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血管血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平均动脉压时,每隔30秒记录1次平均动脉压变化,共记录10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血管血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2、S103和S104前,将患者被置于仰卧位,双侧股动脉穿刺,将动脉鞘管插入右侧股动脉,将导引导管通过动脉鞘管推进到颅内动脉C5段,将密网支架导管插入同侧大脑中动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颅内血管血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左侧股动脉放置微导管,所述微导管插入动脉瘤腔内,所述微导管与侵入性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内血管血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血管血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平均动脉压时,每隔30秒记录1次平均动脉压变化,共记录10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血管血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2、s103和s104前,将患者被置于仰卧位,双侧股动脉穿刺,将动脉鞘管插入右侧股动脉,将导引导管通过动脉鞘管推进到颅内动脉c5段,将密网支架导管插入同侧大脑中动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颅内血管血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左侧股动脉放置微导管,所述微导管插入动脉瘤腔内,所述微导管与侵入性动脉压监测传感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颅内血管血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宪利马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