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改变垄向和扩大垄距的耕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6 阅读:5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领域中的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是一种改变垄向和扩大垄距的耕作方法。将耕种的垄向改定为南-南西15-20度,使垄向与北方夏季的阳光照射方向一致。根据北方地区玉米的最大投影长度水平距离为1.7米,设计垄距为大垄1.6~1.7米、小垄为0.3~0.4米,大垄和小垄构成2米2行组合垄。每天阳光直接照射玉米全株时间为3.5个小时,照射到玉米上半部的时间可达6个小时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地提高了全植株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避免了在有效光合作用时间内玉米阴影相互遮蔽现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光合作用率。实践证明采用这种耕作方式每公顷可多获得经济收入1500-2000元,每公顷多产玉米2000公斤(含水率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玉米改变垄向和扩大垄距的耕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领域中的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涉及改变垄向和扩大垄距,高效利用太阳能的耕作方式,具体地说是一种改变垄向和扩大垄距的耕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播种玉米的垄向随机性强,没有确定方向,播种玉米的垄距长期都没有变化,仍然采用65厘米垄距,这种栽培方式没有最大限度地利用来自太阳的光能。研究证明,这种传统的耕作方式的光能利用率只有1.4%-1.5%左右,中国玉米平均产量只达到光温条件生产产量的1/5左右,由此可见光能利用潜力还很大。由于传统的垄距窄,玉米阴影相互遮蔽,不能使光照射到玉米的每片叶子,垄向与太阳光照入射方向不一致,影响光在玉米植株上的分配和照射时间。因此改变垄向,扩大垄距可以提高玉米群体受光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玉米干物质的积累量,达到增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无规律的垄向改为南-南西15~20度,将传统65厘米的垄距改为超大垄和小垄构成的2米2行组合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变垄向和扩大垄距的耕作方法。为了便于理解,以下详述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1、将传统的、无规律的耕作垄向改为西南-东北向,角度为磁南偏西15~20度。垄向改变的依据是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规律,北半球北方夏季南偏西方向的太阳高度角最高,地球表面接受光照时间长的自然特点,特别是6月中旬~9月中旬9.30时~14时,来自于南-南西向的光能(波长为0.4~0.76μm)对C4类植物(如玉米)的光合作用效率最高。为使玉米最大限度地接受这段时间的有效光,避免播种垄向与有效光入射方向的不一致而造成的玉米阴影相互遮蔽,进而降低光能利用率的弊端,通过改变垄向使6月中旬~9月中旬的太阳光入射方向与垄向一致,达到提高玉米叶片受光面积,促进光能-->转化,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干物质累积量,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2、将传统耕作玉米垄距0.60~0.65米改为大垄和小垄组合形式,也就是说每垄包括大垄和小垄,由大垄和小垄构成混合组合垄。大垄1.6~1.7米宽,小垄0.3~0.4米宽。大垄和小垄组成一种2米2行的大小垄栽培模式,这样扩大了垄距。扩大垄距的目的是创造边行效应,提高垄间通风和透光能力,增加玉米群体叶片受光面积和延长受光时间,提高玉米光合作用效率,促进玉米生物量的提高。扩大垄距的依据是根据北方地区在6月中旬~9月中旬的太阳高度角,地球自转轨迹和玉米株高(2.5~2.7米)等数据,计算玉米在6月中旬~9月中旬9.30时~14时的投影长度。当玉米株高达最高时,玉米有效光合作用时间(9.30时~14时)内的最大投影长度水平距离为1.7米,因此超大垄距被设计为1.6~1.7米。1.6~1.7米宽的垄距避免了在有效光合作用时间内玉米相互遮蔽,玉米全株接受太阳光照不足的现象,特别是阳光不能较长时间照射全株的现象,由此造成光能利用率低,生物产量不高的结果。扩大垄距和改变垄向后,阳光照射到玉米全株的时间延长。传统的60~65厘米垄距只有透射光,而本专利技术1.6~1.7米超大垄玉米每天可以有3.5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照射全株。因此,玉米叶片接受的光照面积增大,有效地延长了光合作用的时间,提高了玉米光合作用效率,大大地提高了光能利用率,为玉米高产创造了光能高效利用空间。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高效利用太阳能,提高玉米光合作用率,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耕作模式,适合于北纬43°以北玉米播种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垄向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垄距种植示意图。图中b为小垄距,c为大垄距。图3为本专利技术全株照射示意图。图中g为植株高,其中图(A)为上午9:30太阳照射全株示意图,图(B)为上午11:00至下午1:00太阳照射全株示意图,图(C)为下午2:00太阳照射全株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秋收后,用机械将地耙平,备次年春季播种用。播种前,用罗盘定向,将播种垄向定为南-南西15~20度,如图1所示。垄距设为大垄1.7米,小-->垄0.3米构成的2米2行组合垄,如图2所示。垄距设定后可用普通播种机进行播种,无需特殊机械。根据玉米品种特性,如耐密型、半耐密型、平展型玉米的生育特点,确定每公顷株数,平展型玉米株距20厘米,每公顷保苗5万株,其它品种株距可定为16厘米,14厘米,13厘米,11厘米,每公顷保苗6万株,7万株和8-9万株,确保一次出全苗,在合理的田间管理下可获得2.5万斤以上产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变垄向和扩大垄距的耕作方法,其特征是将传统的、无规律的耕作垄向改为西南-东北向,角度为磁南偏西15~20度;每垄包括大垄和小垄,大垄1.6~1.7米宽、小垄0.3~0.4米宽,大垄和小垄组成2米2行的大小垄栽培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变垄向和扩大垄距的耕作方法,其特征是将传统的、无规律的耕作垄向改为西南-东北向,角度为磁南偏西15~20度;每垄包括大垄和小垄,大垄1.6~1.7米宽、小垄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双齐晓宁王洋宋风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