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辽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仿真吸痰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59989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模型,具体地说是一种仿真吸痰模型,包括模拟气管和模拟肺,所述模拟肺为二个空心气囊;所述模拟气管为倒“Y”字型的塑料螺纹管,在倒“Y”字型的塑料螺纹管下端分别连接有作为模拟肺的二个空心气囊,塑料螺纹管与空心气囊的内腔相连通;在通入空心气囊内腔的塑料螺纹管端部均分别连接有作为肺泡的多囊橡胶球,多囊橡胶球分别置于二个空心气囊内。其模拟效果更好、实用性更强、具有创新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模型,具体地说是一种仿真吸痰模型
技术介绍
仿真护理人模型是医学教学实训中必备的技能训练模拟教具,在无法完成真人医 学技能训练的情况下,仿真护理人模型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在长 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仿真护理人模型存在功能不完善情况如模拟人尽管有气 管及肺,能吸痰,但气管结构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橡胶或塑料管,其内壁光滑,没有气管皱襞, 也没有肺泡与痰液,更吸不出痰液来,学生练习没有真实感,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操作技 术的掌握和应用。因此,对原护理人模型的功能进行必要改进,制成能吸出痰液的吸痰模型 时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真吸痰模型,其设计有模拟气管、肺、肺泡和痰液, 其模拟效果更好、实用性更强、具有创新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仿真吸痰模型,包括模拟气管和模拟肺,所述模拟肺为二个空心气囊;所述模拟气管为倒“Y”字型的塑料螺纹管,在倒“Y”字型的塑料螺纹管下端分别 连接有作为模拟肺的二个空心气囊,塑料螺纹管与空心气囊的内腔相连通;在通入空心气囊内腔的塑料螺纹管端部均分别连接有作为肺泡的多囊橡胶球,多 囊橡胶球分别置于二个空心气囊内。所述多囊橡胶球空心橡胶球;所述塑料螺纹管的内径为2-2. 5cm,厚度为 0. 2-0. 5cm,空心气囊的容量为100-200ml,厚度为0. 2-0. 5cm,其为橡胶囊;所述多囊橡胶 球内径为l_2cm ;所述空心气囊内装填有模拟痰液和硬质圆形或椭圆型小球,它们的装填 量分别为空心气囊容积的1/2-2/3 ;所述多囊橡胶球内装填有模拟痰液,其和硬质圆形或 椭圆型小球,它们的装填量分别为空心气囊容积的1/2-2/3 ;所述小球为塑料小球或玻璃 小球,所述模拟痰液的成分组成餐具洗涤剂及医用软皂,体积比例为1 1。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一 )促进基础护理学等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本项目研究问题的提出来源于教学,是为谋求解决医学实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 题,因此研究成果将直接有助于解决基础护理及护理技术实训课教学面临的问题。两门课 程是护理学专业、临床医学及口腔医学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有利于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 力的课程。其中的实训课,引导学生利用实训资源(教学内容、实训教具等)进行自主学习, 这是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开创了实训教学的新模式。( 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增加真实的操作体验,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由于能够吸出痰液,学生练习有真实体验,所以学生练习兴趣高,提高了实训教学质量。(三)弥补实训教学的不足,扩大护理模型的功能,提高模型的利用率。在吸痰法操作练习时,国内现有的护理模拟人根本不能配合操作,因此在进行操 作时,学生只有机械地按要求把吸痰管由鼻腔或口腔插至咽部,只能掌握生硬的操作过程, 没有真实的操作体验。因此教学目标未能完全实现,影响了教学效果。本专利技术主要对护理人模型进行功能改造,在护理人模型的颈部进行功能扩展,使 之变为能吸出痰液的护理人模型。从而提高模型的利用率,弥补实训教学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1为模拟气管,2为模拟肺,3为模拟肺泡,4为模拟痰液。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对护理人模型的功能进行改造,制成能吸出痰液的吸痰模型。即设计模拟 气管、肺、肺泡和痰液,在原来的气管起始部及肺泡内加入“痰液”。模拟气管的直径为2-2. 5cm,选择厚度为0. 2-0. 5cm塑料螺纹管替代,模拟肺的容 量为100-200ml,选择厚度为0. 2-0. 5cm的橡胶囊代替,内置直径为l-2cm的多囊橡胶球2 个,替代两个肺泡,左右肺各一个。模拟痰液的成分组成餐具洗涤剂及医用软皂,比例为1 1。本专利技术绿色环保,实用性强,独创(国内没有此功能模拟人),最小吸液量5-10ml 最大吸液量100ml。模拟吸痰及体位引流等主要功能。在颈部加入5-10ml模拟痰液,在模 拟肺内加入IOOml的模拟痰液。口腔、鼻腔、喉部、气管及肺泡是相通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痰模型,主要扩大仿真 护理人模型除口、鼻、喉结构以外的结构与功能,包括气管、肺、肺泡及痰液等结构。肺和肺 泡可柔性地安装在气管上,在使用时将痰液注入气管及肺泡内,咽部及气管起始部的痰液 可以利用吸痰管通过鼻或口腔将痰液吸出,肺泡内的痰液可以利用体位引流方法,将痰液 引流到咽喉部,再进行吸痰,以解决通气困难。形象逼真,有利于巩固知识和熟练掌握护理 技术。可作为医学及相关专业学生或培训学员学习吸痰法及体位引流护理的器具。权利要求一种仿真吸痰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气管和模拟肺,所述模拟肺为二个空心气囊;所述模拟气管为倒“Y”字型的塑料螺纹管,在倒“Y”字型的塑料螺纹管下端分别连接有作为模拟肺的二个空心气囊,塑料螺纹管与空心气囊的内腔相连通;在通入空心气囊内腔的塑料螺纹管端部均分别连接有作为肺泡的多囊橡胶球,多囊橡胶球分别置于二个空心气囊内。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囊橡胶球空心橡胶球。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螺纹管的内径为2-2.5cm,厚 度为0. 2-0. 5cm,空心气囊的容量为100-200ml,厚度为0. 2-0. 5cm,其为橡胶囊;所述多囊 橡胶球内径为l_2cm。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气囊内装填有模拟痰液和硬质圆 形或椭圆型小球,它们的装填量分别为空心气囊容积的1/2-2/3。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囊橡胶球内装填有模拟痰液,其和硬 质圆形或椭圆型小球,它们的装填量分别为空心气囊容积的1/2-2/3。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球为塑料小球或玻璃小球,所述 模拟痰液的成分组成餐具洗涤剂及软皂,体积比例为1 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模型,具体地说是一种仿真吸痰模型,包括模拟气管和模拟肺,所述模拟肺为二个空心气囊;所述模拟气管为倒“Y”字型的塑料螺纹管,在倒“Y”字型的塑料螺纹管下端分别连接有作为模拟肺的二个空心气囊,塑料螺纹管与空心气囊的内腔相连通;在通入空心气囊内腔的塑料螺纹管端部均分别连接有作为肺泡的多囊橡胶球,多囊橡胶球分别置于二个空心气囊内。其模拟效果更好、实用性更强、具有创新性。文档编号G09B23/28GK101996511SQ200910013438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7日专利技术者林静 申请人:辽东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真吸痰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气管和模拟肺,所述模拟肺为二个空心气囊;所述模拟气管为倒“Y”字型的塑料螺纹管,在倒“Y”字型的塑料螺纹管下端分别连接有作为模拟肺的二个空心气囊,塑料螺纹管与空心气囊的内腔相连通;在通入空心气囊内腔的塑料螺纹管端部均分别连接有作为肺泡的多囊橡胶球,多囊橡胶球分别置于二个空心气囊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静
申请(专利权)人:辽东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