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蔸铃凤蝶人工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576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马蔸铃凤蝶人工饲养方法。饲养方法包括:卵的孵化,幼虫喂养,蛹的保存和羽化,成虫喂养。人工饲养马蔸铃凤蝶,为园林、花卉定期放飞蝴蝶提供蝶源,增加园林的动态美。也可以提供商品蝶。(*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The horse hill bell artificial feeding method of butterflies

The invention is a kind of artificial feeding method bell swallowtail hill. Feeding methods include: egg hatching, larval feeding, pupal preservation and eclosion, adult feeding. Artificial feeding horse bell swallowtail butterfly hill, provide the source for the flowers, regular flying butterflies, increase the dynamic beauty of landscape. Can also provide commodity butterf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马蔸铃凤蝶饲养方法,属于昆虫的管理。马蔸铃凤蝶,又名丝带凤蝶、长尾凤蝶。在昆虫分类学中属于鳞翅目,蝶亚目,也称垂角亚目,凤蝶科,马蔸铃凤蝶属。马蔸铃凤蝶产于我国北京、河北、陕西秦岭地区,是东南亚地区的特种,是一种珍贵的园林美化动态观赏资源。在世界上,从目前还没有把该蝶用园林观赏上来。人工饲养蝴蝶多以大型蝶馆,供人观赏,彩蝶飞舞,在《大自然》八八年第四期介绍台湾阳明山国家公园中的兴屿蝶馆有珠光黄棠凤蝶、高山凤蝶、玉带凤蝶等,但没有马蔸铃凤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李传隆先生,于八0年曾去日本,参观东京蝶馆典礼,据李先生说未见有马蔸铃凤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设有大型的环境优异的蝶馆条件下,人工饲养马蔸铃凤蝶,为园林中定期放飞,下的孵化率40-70%;幼虫化蛹率19-37%;蛹的羽化成蝶率为15-30%,所在自然界产卵率很高,但成蝶很少。因此,我们人工饲养方法,可以大量繁殖马蔸铃凤蝶。增加园林动态美,供游人观赏,提供蝶源。马蔸铃凤蝶形态美丽,图案鲜艳,飘带细长,雌雄异色,飞行缓慢,翩翩群舞,易被人们在游览园林时观赏。马蔸铃凤蝶,食性单一。又无公害,幼虫只取食野生植物马蔸铃的叶片,成虫吸食花密。马蔸铃凤蝶产卵为块状,幼虫群居性很强,直到三龄以后,才分开取食。在大自然中,多在山青水秀,植被茂密,乔灌层生的山地,喜凉爽,易集中在背风向阳的花荫凉地活动,并要有丰富的密源和寄生植物,可形成大的景观。但是气候条件往往影响该蝶生存,如有春寒的年分,蝶少。因寒流将刚刚羽化的成虫冻坏,或不便避敌活动,被天敌取食。我们发现,刚羽化的成虫,在气温8℃条件下,既无法觅食,又无法活动。另外,在旱年,由于寄主植物生长缓慢,往往造成大批幼虫被饿死。本专利技术的人工饲养方法,就是根据马蔸铃凤蝶的生活习性,创造饲养条件,使马蔸铃凤蝶按需要而大量人工繁殖。马蔸铃凤蝶的饲养管理,分成虫、卵、幼虫和蛹四个方面(一)成虫饲养和管理,成虫期就是蝶期,正是人们喜爱的阶段。马蔸铃凤蝶羽化初期的成虫,首先根据雌雄分别于两处饲养。羽化初期不喂食只供水而少量。用脱脂棉球吸水后放在养虫笼中,或将水喷在虫笼的纱布上,即可供水。三日后即可并笼混养,并安排较大空间放飞,在飞舞中寻偶交尾,发现雄蝶振翅时,可以进行人工附助交尾。成凤蝶用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1.5-20%蜜,0.02%的奈胺酸,其余为水的饲养液饲养,在平均20℃条件下喂养,食料可布在假花上,供成虫取食。在笼中,可放入盆花,盆草等植物,一可以调节小气候,二可以喷水,作为供水、供食设施。养虫笼在交尾前可以用小笼,一般0.8m3为宜,交尾后,可在2.5m3大笼中或直接在专用的温室中(蝶房),室内面积不小于400m2,内设水池、岩石、植物和寄生马蔸铃。(二)卵期管理交尾的雌虫,三日后即可产卵,在大自然中,马蔸铃叶片背面较多,人工饲养时可以用人工栽培的马蔸铃成虫产卵,蝶卵为块状,灰色透亮,有光泽、球形,卵数在百粒以上,将卵块放进器皿孵化,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湿度控制在55-88%,7-10天即可孵化,器皿盖要盖好,防治寄生蜂在蝶卵上产卵,并防止烂籽。(三)幼虫饲养及管理饲养幼虫,在有盖的器具内进行,器具可用养虫箱,或养虫盘等器具。在15-25℃的温度下,盖好盖进行封闭式饲养。初期的幼虫为黑色,体上有绒毛,初期的幼虫食物以嫩叶为主,当二龄以后,进行分盘喂养,防止虫多拥挤和自相残杀,三龄以后幼虫身上的绒毛脱掉,长出排列整齐的肉刺,体色为黑色、刺为黄色,转入较大养虫盘中饲养。马蔸铃叶片为饲料,每日晨时更换一次,防止感染(虫霉),盘口均得盖好,严防天敌侵入危害幼虫死亡。当幼虫发育到五龄以后,食量逐渐减少,及转入养虫笼中进行化蛹。养虫笼要求严密、清洁,并设有适量的干草堆。(四)蛹期管理和保存化蛹的幼虫,进笼后,有的在纱布上化蛹,有的在干草上化蛹,蛹取下装进培养器内,培养器内设有纸垫,包好放保温箱内。存蛹的温度为2-5℃。蛹可放存半年之上,而且不影响羽化,把贮藏的蛹放在18-25℃条件下即可迅速羽化,根据用蝶时间,一般提前10-15日,在18℃恒温箱内回温发育1-2日,然后升温,不超过25℃,即蛹在18-25℃温度下羽化。温度过高如28℃时会出现干蛹,干蛹是不能羽化成蝶的,温度过低在10℃,则会延长羽化时间。综合上述内容,饲养马蔸铃凤蝶,应抓住以下要点1、幼虫饲养的饲料要求青鲜、干净、充足。2、饲养工具设施要求严密、清洁、防止天敌侵入、危害。3、幼虫饲养温度不低于18℃,否则会影响生长发育速度。4、饲养地点应离喷施农药地方远,防止农药飘染在饲料寄主上,造成大量死亡。人工饲养马蔸铃凤蝶效果饲养实践证明,人工饲养总的成活率高于自然条件下平均卵的孵化率55-75%;幼虫化蛹率在85-90%;羽化成蝶率达60-80%;而自然条件下的孵化率40-70%;幼虫化蛹率19-37%;蛹的羽化成蝶率为15-30%,所在自然界产卵率很高,但成蝶很少。因此,我们人工饲养方法,可以大量繁殖马蔸铃凤蝶。增加园林动态美,供游人观赏,提供蝶源。马蔸铃凤蝶形态美丽,图案鲜艳,飘带细长,雌雄异色,飞行缓慢,翩翩群舞,易被人们在游览园林时观赏。马蔸铃凤蝶,食性单一。又无公害,幼虫只取食野生植物马蔸铃的叶片,成虫吸食花密。马蔸铃凤蝶产卵为块状,幼虫群居性很强,直到三龄以后,才分开取食。在大自然中,多在山青水秀,植被茂密,乔灌层生的山地,喜凉爽,易集中在背风向阳的花荫凉地活动,并要有丰富的密源和寄生植物,可形成大的景观。但是气候条件往往影响该蝶生存,如有春寒的年分,蝶少。因寒流将刚刚羽化的成虫冻坏,或不便避敌活动,被天敌取食。我们发现,刚羽化的成虫,在气温8℃条件下,既无法觅食,又无法活动。另外,在旱年,由于寄主植物生长缓慢,往往造成大批幼虫被饿死。本专利技术的人工饲养方法,就是根据马蔸铃凤蝶的生活习性,创造饲养条件,使马蔸铃凤蝶按需要而大量人工繁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蔸铃凤蝶饲养方法:卵在温度为15-25℃,湿度55-80%的条件下孵化;幼虫用马蔸铃叶喂养;蛹在2-5℃温度下保存,在18-25℃温度下羽化;成虫先按雌雄分开饲养三天,然后混养,放飞交尾及产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蔸铃凤蝶饲养方法卵在温度为15-25℃,湿度55-80%的条件下孵化;幼虫用马蔸铃叶喂养;蛹在2-5℃温度下保存,在18-25℃温度下羽化;成虫先按雌雄分开饲养三天,然后混养,放飞交尾及产卵。2.按照权利要求所述的马蔸铃凤蝶饲养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广富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钢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