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悬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5708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7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悬挂系统。高压蓄能器的入口端连接至油箱;高压蓄能器的出口端连接第一压力控制阀的入口,第一压力控制阀的出口连接第一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以及第一溢流阀的入口,第一溢流阀的出口以及第一换向阀的第二阀口汇成第一回油支路连接至油箱;减振器的第一油口连接至第一换向阀的第三阀口,减振器的第二油口连接至第一换向阀的第四阀口;压力传感单元包括设置在高压蓄能器出口端的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溢流阀的入口端的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减振器第一油口油路上的第三压力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减振器第二油口右路上的第四压力传感器;电子控制器连接各个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控制阀及车辆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减振器,尤其涉及一种主动悬挂系统


技术介绍

1、车辆行驶时车体振动对驾驶员和乘员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车辆行驶时的舒适性越来越受到业内业外的关注。

2、车辆行驶时,轨面不平顺是引发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车辆经过轨道接头、道岔等不平顺区域时,会产生垂向冲击振动,这种振动会经轮对(车轮)、转向架(车桥)传递到车体上。同时,轮对与轨面的横向振动,也会通过转向架传递到车体上,导致车体产生复杂的振动响应。这些振动不仅影响车辆的平稳性,还会对车辆结构造成疲劳损伤,降低车辆的使用寿命。

3、为衰减振动能量,提升车辆行驶舒适性,目前广为使用的设计是在转向架和车轮间配置一系垂向油压减振器。这种减振器主要作用是缓冲车轮与轨道之间的冲击,减少高频振动向车体的传递,提升车辆行驶舒适性。目前广为使用的设计是在转向架和车轮间配置一系垂向油压减振器,在车体和转向架之间配置二系垂油压减振器,在车体和转向架之间配置二系横向油压减振器,在车体底架与转向架构架之间配置抗蛇形油压减振器。

4、油压减振器通过小孔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油箱、高压蓄能器、车辆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及减振单元,所述油箱用于存储工作介质;所述车辆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振动数据;所述高压蓄能器的入口端经电机和齿轮泵连接至油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压蓄能器,所述低压蓄能器设置在第一回油支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低压蓄能器与油箱之间的油路上,能够由低压蓄能器向油箱的方向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器被配置为:>

5.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油箱、高压蓄能器、车辆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及减振单元,所述油箱用于存储工作介质;所述车辆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振动数据;所述高压蓄能器的入口端经电机和齿轮泵连接至油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压蓄能器,所述低压蓄能器设置在第一回油支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低压蓄能器与油箱之间的油路上,能够由低压蓄能器向油箱的方向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器被配置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蓄能器的出油端还连接至少一路第二回油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松黄先富王煜达蔡超伦于连升李云龙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阿尔斯通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