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及乏燃料湿法倒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5702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7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及乏燃料湿法倒运方法,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包括顶部开放的倒运容器、配合并密封在所述倒运容器的顶部的顶盖、配合在所述倒运容器的顶部并罩设在所述顶盖外侧的保护罩、安装在所述顶盖上的泄压保护装置;所述倒运容器的内部空间用于容纳乏燃料和冷却水;所述泄压保护装置处于所述顶盖和保护罩之间,与所述倒运容器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用于对所述倒运容器内冷却水在沸腾状态下的消能泄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通过泄压保护装置、顶盖和保护罩在倒运容器顶部设置,使得倒运容器能够直接装载乏燃料组件和冷却水进行湿法倒运,不需要进行充气排水和抽真空干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乏燃料转运,尤其涉及一种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及乏燃料湿法倒运方法


技术介绍

1、核反应堆燃料在堆芯经过一定循环周期后必须及时卸除存放在乏燃料水池进行冷却。由于乏燃料水池容量有限,必须及时将乏燃料从水池移除。对于乏燃料有两种倒运方式:一是将即将满容水池中的乏燃料使用运输容器倒运至其他贮存裕量较大的核电厂水池进行存放,存放一定年限后再使用运输容器运输至后处理厂。二是建设湿法水池(临时或永久),使用运输容器将乏燃料倒运至水池存放,存放一定年限后使用运输容器运输至后处理厂。

2、不论使用何种倒运方式,在倒运过程中,上述方案均需要首先使用运输容器在乏燃料水池内完成水下乏燃料装载,然后吊装运输容器至清洗井将容器内部水体排空,针对乏燃料进行抽真空干燥,然后再次进入水池冷却,当存放一定年限进行外运时,则需要再次排空容器水体进行二次抽真空干燥。

3、现有运输容器通过干法转运虽然可以解决燃料倒运问题,但存在影响乏燃料核安全、操作效率低等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4、1、高燃耗乏燃料多次真空干燥容易损伤包壳性能造成破损泄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放的倒运容器、配合并密封在所述倒运容器的顶部的顶盖、配合在所述倒运容器的顶部并罩设在所述顶盖外侧的保护罩、安装在所述顶盖上的泄压保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保护装置包括泄压安全阀、缓冲管、冷凝器和取样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包括若干个S型弯曲管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内设有若干交错布置的鱼骨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放的倒运容器、配合并密封在所述倒运容器的顶部的顶盖、配合在所述倒运容器的顶部并罩设在所述顶盖外侧的保护罩、安装在所述顶盖上的泄压保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保护装置包括泄压安全阀、缓冲管、冷凝器和取样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包括若干个s型弯曲管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内设有若干交错布置的鱼骨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内设有两组鱼骨板组,每一所述鱼骨板组包括若干鱼骨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有分别连通所述倒运容器内部空间的充气孔和排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孔在所述顶盖中呈s形或z形延伸;和/或,所述排气孔在所述顶盖中呈s形或z形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燃料湿法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运容器包括金属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呈潘跃龙向文欣张学岭王永刚黄甲卫媛媛曹新曾源吴俊德李增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