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货运平板车,尤其涉及一种平板车。
技术介绍
1、平板车一般用于转运小件货物,具有轻巧方便的优点。现有的平板车一般具有载货板和拉手,拉手安装在载货板上,为便于收纳,一般会设置拉手与载货板之间可折叠设置,从而使得拉手能够折叠至载货板的上侧面上,以便于收纳。然而,该种折叠方式仍然使得平板车在收纳后占据较大的空间,不能满足用户日渐提高的使用要求。
2、因此,亟需一种平板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平板车,拉杆组件能够收纳至载货板中的滑槽内,使得拉杆组件大部分能够被隐藏至载货板内,便于平板车堆叠收纳,占据空间较小,外观更为美观,且结构简单。
2、上述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平板车,包括:
4、载货板,其内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开设的滑槽;
5、拉杆组件,包括拉杆本体、滑动结构,所述拉杆本体与所述滑动结构转动连接,所述滑动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2)还包括转接结构(22),所述拉杆本体(21)通过所述转接结构(22)与所述滑动结构(2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23)包括滑块(231)和第一连接部(234),所述滑动结构(23)的靠近所述拉杆本体(21)的一端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一所述第一连接部(234),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34)之间形成安装槽(2304),所述转接结构(2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2)还包括转接结构(22),所述拉杆本体(21)通过所述转接结构(22)与所述滑动结构(2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23)包括滑块(231)和第一连接部(234),所述滑动结构(23)的靠近所述拉杆本体(21)的一端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一所述第一连接部(234),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34)之间形成安装槽(2304),所述转接结构(2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朝向所述转接块(2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部(2341),所述第一限位部(2341)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前部的上端,当所述拉杆本体(21)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转接块(221)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341)的下侧;当所述拉杆本体(21)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转接块(221)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341)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341)的朝向所述转接块(221)的一侧设置有自下至上朝靠近所述转接块(221)倾斜的导向斜面(2342),所述转接块(221)的前侧面与左侧面之间和/或所述转接块(221)的前侧面与左侧面之间设置有圆弧面(22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304)的后侧设置有朝后方凹设的圆弧凹槽(2303),所述转接结构(2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接块(221)上的圆弧凸起(2211),所述圆弧凸起(2211)能够伸入所述圆弧凹槽(2303)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圆弧凹槽(2303)转动,当所述拉杆本体(21)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圆弧凸起(2211)与所述圆弧凹槽(2303)完全贴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304)的后侧还设置有第二限位部(235),所述第二限位部(235)的前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部(235)位于所述圆弧凹槽(2303)的下侧,所述转接结构(2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福美森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