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合装置、转向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传动轴组件中输入轴与输出轴需要连接配合时,中间力的传递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变换,才能驱动耦合,延长了响应时间,即时性不足,而且,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含有很多的零部件,输入轴在向输出轴传递动力的过程中,输入轴的动力需要经过很多的零部件传递至输出轴,这样存在延时的问题,不能使输入轴与输出轴实现瞬时连接,影响了传动轴组件的传递效率,造成了动力传递的损失,也不能使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实现快速地解耦和耦合,还有,现有的离合装置结构较为复杂,部件较多,加工要求较高,制造成本高,而且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空间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离合装置,该离合装置可以瞬时实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同步转动,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避免延时,具有响应速度快的优点,也可以实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快速地耦合和解耦,还可以减小轴向空间,具有结构简单和小型化的优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切换机构(3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切换机构(30)还包括:弹性连接件(22),所述弹性连接件(22)设置于所述驱动器(20)与所述卡接件(31)之间,或者,弹性连接件(22)设置于第一传动轴(10)与卡接件(31)之间,弹性连接件(22)可设置于第二传动轴(40)与卡接件(3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2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切换机构(3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切换机构(30)还包括:弹性连接件(22),所述弹性连接件(22)设置于所述驱动器(20)与所述卡接件(31)之间,或者,弹性连接件(22)设置于第一传动轴(10)与卡接件(31)之间,弹性连接件(22)可设置于第二传动轴(40)与卡接件(3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2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212)为多个,每个所述电磁线圈(212)围绕所述磁铁(211)设置,多个所述电磁线圈(212)沿所述磁铁(2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211)沿其长度方向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0)的周向上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安装槽(14),所述离合切换机构(30)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4),所述驱动器(20)通过驱动所述卡接件(31)在所述安装槽(14)内移动,以控制所述第一传动轴(10)和所述第二传动轴(40)在非轴向方向上解耦或耦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4)至少一侧面与槽底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切换机构(30)和所述安装槽(14)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所述安装槽(14)在所述第一传动轴(1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4)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传动轴(10)的周向方向上,所述活动部(11)的槽深从所述安装部(18)至周向接触面逐渐减小,所述周向接触面为所述第一传动轴(10)的外周面或所述第二传动轴(40)的内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11)包括:第一活动部(111)和第二活动部(112),所述第一活动部(111)与所述第二活动部(112)沿周向方向上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8)的两侧,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