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过氧羧酸酯类化合物生产的反应失控泄爆收容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5362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3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过氧羧酸酯类化合物生产的反应失控泄爆收容系统及方法,其中反应失控泄爆收容系统包括多感应泄爆系统、双区液相收容系统、吸能冷却分离系统、气相吸收消解系统、尾气燃烧处理系统以及监测控制系统。该反应失控泄爆收容系统及方法具有结构适配性强、多级防护可靠、物料无害化排放及回收、主动抑制与被动泄爆协同的特点,适用于过氧羧酸酯类化合物合成工艺的反应失控防控和应急,可有效降低该类工艺事故破坏后果,保障过氧羧酸酯类化合物工业生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生产工艺反应失控泄爆收容系统属于安全生产,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过氧羧酸酯类化合物生产的反应失控泄爆收容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过氧羧酸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主要作为引发剂、交联剂以及降解剂用于染料、塑胶、涂料等行业。然而,过氧羧酸酯类化合物属于有机过氧化物,被列为国家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其制备工艺属于国家监管的18类高危工艺,工艺主要特点有:(1)反应原料过氧化氢、产物过氧羧酸酯热敏感性高,容易热分解,且分解产物有氧气、甲醇、乙烯等小分子易燃或助燃物质,一旦出现点火源,就会造成严重后果;(2)反应原料硫酸、苯甲酰氯等具有强氧化性,一旦发生泄漏极易造成设备腐蚀甚至泄漏,从而进一步造成设备损伤、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等问题;(3)反应过程属于强放热反应,工艺参数稍有变化或生产操作稍有不当,就会导致温度超限引发危险副反应,造成超压爆炸;(4)现阶段大多数反应器仍为立式釜式反应器,其本身持液量大、换热效率差,一旦发生事故,破坏性大,危害程度高。

2、反应失控泄爆收容是控制反应连锁失控,减小事故破坏后果的重要被动防护手段之一,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过氧羧酸酯类化合物生产的反应失控泄爆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感应泄爆系统(2)、双区液相收容系统(3)、吸能冷却分离系统(4)、气相吸收消解系统(5)、尾气燃烧处理系统(6)以及监测控制系统(7);多感应泄爆系统(2)用于与耐压反应釜(1)连接,对耐压反应釜(1)进行泄压;吸能冷却分离系统(4)分别与多感应泄爆系统(2)、双区液相收容系统(3)以及气相吸收消解系统(5)连通,由多感应泄爆系统(2)将水相物料输送至吸能冷却分离系统(4),由吸能冷却分离系统(4)将分离的液相物料输送至双区液相收容系统(3)以及将分离的气相物料输送至气相吸收消解系统(5),由双区液相收容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过氧羧酸酯类化合物生产的反应失控泄爆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感应泄爆系统(2)、双区液相收容系统(3)、吸能冷却分离系统(4)、气相吸收消解系统(5)、尾气燃烧处理系统(6)以及监测控制系统(7);多感应泄爆系统(2)用于与耐压反应釜(1)连接,对耐压反应釜(1)进行泄压;吸能冷却分离系统(4)分别与多感应泄爆系统(2)、双区液相收容系统(3)以及气相吸收消解系统(5)连通,由多感应泄爆系统(2)将水相物料输送至吸能冷却分离系统(4),由吸能冷却分离系统(4)将分离的液相物料输送至双区液相收容系统(3)以及将分离的气相物料输送至气相吸收消解系统(5),由双区液相收容系统(3)收容液相物料,由气相吸收消解系统(5)吸收气相物料;气相吸收消解系统(5)与尾气燃烧处理系统(6)相连通,由尾气燃烧处理系统(6)对气相吸收消解系统(5)排出的尾气进行燃烧;监测控制系统(7)分别与多感应泄爆系统(2)、吸能冷却分离系统(4)、双区液相收容系统(3)、气相吸收消解系统(5)以及尾气燃烧处理系统(6)连接,用于对多感应泄爆系统(2)、吸能冷却分离系统(4)、双区液相收容系统(3)、气相吸收消解系统(5)以及尾气燃烧处理系统(6)进行动态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过氧羧酸酯类化合物生产的反应失控泄爆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感应泄爆系统(2)包括法兰(2-1)、泄压爆破片(2-2)、泄压阀(2-3)、固定螺栓(2-4)、压力传感器(2-5)、温度传感器(2-6)以及泄爆通道(2-7);泄爆通道(2-7)的一端通过法兰(2-1)与耐压反应釜(1)相连接,并由固定螺栓(2-4)进行对拉固定;泄压爆破片(2-2)夹设于耐压反应釜(1)与法兰(2-1)之间;泄压阀(2-3)安装在泄压爆破片(2-2)上;泄爆通道(2-7)的另一端用于与吸能冷却分离系统(4)相连通;压力传感器(2-5)以及温度传感器(2-6)均布设于泄爆通道(2-7)的侧壁上,且均与监测控制系统(7)电连接,用于对泄爆通道(2-7)内的压力和温度进行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过氧羧酸酯类化合物生产的反应失控泄爆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吸能冷却分离系统(4)包括多级金属泡沫吸能构件(4-1)、柔性滤膜组件(4-2)、外部冷源(4-3)、散热构件(4-4)以及吸能冷却仓(4-5);吸能冷却仓(4-5)的左侧中部与多感应泄爆系统(2)相连通,吸能冷却仓(4-5)的左侧底部与双区液相收容系统(3)相连通,吸能冷却仓(4-5)的左侧顶部与气相吸收消解系统(5)相连通;多级金属泡沫吸能构件(4-1)设置于吸能冷却仓(4-5)内部靠右侧,外部冷源(4-3)设置于吸能冷却仓(4-5)的右侧外部,且外部冷源(4-3)与多级金属泡沫吸能构件(4-1)相连接;外部冷源(4-3)与监测控制系统(7)电连接,实现制冷功率控制;柔性滤膜组件(4-2)布置于多级金属泡沫吸能构件(4-1)的内部,用于将油相液体分离至吸能冷却分离系统(4)的左侧底部,同时将水相液体分离至吸能冷却分离系统(4)的右侧底部;散热构件(4-4)用于对外部冷源(4-3)进行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过氧羧酸酯类化合物生产的反应失控泄爆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多级金属泡沫吸能构件(4-1)包括一级金属泡沫层(4-11)、二级金属泡沫层(4-12)以及三级金属泡沫层(4-13),柔性滤膜组件(4-2)包括两片柔性滤膜(4-14);一片柔性滤膜(4-14)夹持在一级金属泡沫层(4-11)以及二级金属泡沫层(4-12)之间,另一片柔性滤膜(4-14)夹持在二级金属泡沫层(4-12)以及三级金属泡沫层(4-13)之间;一级金属泡沫层(4-11)的孔隙率大于二级金属泡沫层(4-12)的孔隙率,二级金属泡沫层(4-12)的孔隙率大于三级金属泡沫层(4-13)的孔隙率;一级金属泡沫层(4-11)位于左侧,二级金属泡沫层(4-12)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磊陈治全王村张希达傅刚蒋军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