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工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倾斜层状岩层中穿越溶洞基桩竖向承载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如桥梁、高层建筑等,桩基础常应用于复杂地质。当桩穿越倾斜层状岩层且含溶洞时,承载性能与变形特性极为复杂。然而,当桩基础穿越倾斜层状岩层且存在溶洞时,其承载性能和变形特性变得极为复杂。传统基桩竖向承载试验方法,多针对水平地层或单一地质,难以模拟此类复杂情况。这致使设计人员难以掌握基桩承载能力与变形规律,给工程带来安全风险与经济浪费。
2、倾斜层状岩层使基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分布不同于水平地层,岩层倾斜角度、层间结合等因素影响显著。溶洞的存在,因其大小、形状、位置及与基桩的关系,会导致基桩应力集中、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当下针对此类复杂地质的研究,在试验模型与方法上存在缺陷,现有模型无法精准模拟岩层与溶洞的空间关系及相互作用,试验结果难以反映实际情况,因此急需有效试验方法,为工程提供可靠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中倾斜岩层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倾斜层状岩层中穿越溶洞基桩竖向承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岩层倾角模型、溶洞制备、检测系统以及穿越溶洞试桩;所述箱体用于将倾斜岩层的各层进行拼合,最终制成类似岩基础的结构;所诉岩层倾角模型,通过设计特定角度的岩层并由单层模板浇筑而成的。所述溶洞制备溶洞经3D打印出溶洞-试桩模具注硅胶、岩层浇筑成型;所述穿越溶洞试桩,完成前期准备后,在拼接倾斜岩层时同步安装试桩,在岩层与溶洞接触处涂防漏水胶水,接着进行二次浇筑剩余空间;所述检测系统由光纤应变传感器和土压力盒组成,在试桩制备环节,预先留出四个凹槽,用于安装光纤应变传感器;而在制备倾斜岩层时,将土压力盒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斜层状岩层中穿越溶洞基桩竖向承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岩层倾角模型、溶洞制备、检测系统以及穿越溶洞试桩;所述箱体用于将倾斜岩层的各层进行拼合,最终制成类似岩基础的结构;所诉岩层倾角模型,通过设计特定角度的岩层并由单层模板浇筑而成的。所述溶洞制备溶洞经3d打印出溶洞-试桩模具注硅胶、岩层浇筑成型;所述穿越溶洞试桩,完成前期准备后,在拼接倾斜岩层时同步安装试桩,在岩层与溶洞接触处涂防漏水胶水,接着进行二次浇筑剩余空间;所述检测系统由光纤应变传感器和土压力盒组成,在试桩制备环节,预先留出四个凹槽,用于安装光纤应变传感器;而在制备倾斜岩层时,将土压力盒放置于预留部位,然后进行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倾斜层状岩层中穿越溶洞基桩竖向承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是待倾斜岩层拼接和穿越溶洞试桩安装完成后,最终制成倾斜状岩层穿越溶洞桩基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倾斜层状岩层中穿越溶洞基桩竖向承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层倾角模型借助特定泡沫模型,经浇筑工序,塑造出直角三棱柱以及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柱这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柏,张银海,陈柯华,肖康,谢志高,吴云涛,陈爱军,陈俊桦,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