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5202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3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兽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药物制剂包括第一组合物和第二组合物;所述第一组合物的原料包括:酶制剂、聚山梨酯80和N‑乙酰半胱氨酸;所述第二组合物的原料包括: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溶菌酶、聚山梨酯80、N‑乙酰半胱氨酸和水溶性基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先用酶制剂、聚山梨酯80和N‑乙酰半胱氨酸进行子宫灌注,再使用第二组合物制备而成的栓剂,降低子宫体内粘液和脓液促进药液抵达感染灶,以提高第一疗程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兽药制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母牛子宫内膜炎是子宫黏膜受损引发的一种繁殖障碍疾病,母牛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原因:一是因阴道检查、人工授精、分娩和难产助产等操作消毒不严格,导致感染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及地衣芽孢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二是奶水牛患有产道损伤、难产、流产、子宫脱出、阴道脱出、阴道炎、子宫颈炎、结核、布氏杆菌病等也会并发子宫内膜炎。当奶水牛患子宫内膜炎时,致病菌产生毒素、子宫内膜受损等因素影响排卵、卵子活力、精子存活或胚胎存活,导致屡配不孕,增加饲养成本、影响生殖计划和造成经济损失。

2、现有技术使用盐酸大观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可溶粉子宫内灌注法使用若长期应用抗生素药物不但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影响药物疗效,而且药物在母水牛体内残留,影响奶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而使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替代抗生素进行子宫灌注,结果发现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葡萄球菌等特定类型的细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其他类型的细菌效果相对较差;进一步地,第一疗程差,可能是因为子宫内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包括第一组合物和第二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物的原料按质量数计为15-38g酶制剂、0.1-1mL聚山梨酯80和1-5gN-乙酰半胱氨酸;所述第二组合物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为10-20%重组溶葡萄球菌酶、15-25%溶菌酶、1-10%N-乙酰半胱氨酸和45-74%水溶性基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物的原料还包括益母草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包括第一组合物和第二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物的原料按质量数计为15-38g酶制剂、0.1-1ml聚山梨酯80和1-5gn-乙酰半胱氨酸;所述第二组合物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为10-20%重组溶葡萄球菌酶、15-25%溶菌酶、1-10%n-乙酰半胱氨酸和45-74%水溶性基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物的原料还包括益母草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数计,所述第一组合物的原料为15-38g酶制剂、0.1-1ml聚山梨酯80、1-5gn-乙酰半胱氨酸和5-10mg益母草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制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纤溶酶、菠萝蛋白酶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子宫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春覃广胜梁淦谭正准鄢胜飞梁莎莎于农淇卢瑛张起强刘贵贤陈春蓉黄健邹超霞潘伟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