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黏膜局部敷药与防咬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5202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3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口腔黏膜损伤局部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腔黏膜局部敷药与防咬伤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颊屏、舌屏;还包括连接所述颊、舌屏并位于上下颌牙齿咬合面之间的颌垫;所述颊、舌屏的表面设计敷药头;所述敷药头通过输药管连接于储药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颊屏、舌屏、颌垫的设计可以隔离牙齿与粘膜接触,防止咬伤黏膜,同时通过输药机构、驱动机构等可将药物输送至患处,通过局部敷药的方式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增加药物与病灶的接触时间,快速缓解疼痛灼痒等症状,减少误吞误咽风险,综合提高治疗效果。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同时满足口腔黏膜局部敷药与防咬伤两种功能需求,从而避免因选用不同治疗设备造成的经济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黏膜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口腔黏膜局部敷药与防咬伤装置


技术介绍

1、口腔黏膜是指覆盖在口腔表面的组织,由上皮层、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构成。它起到衬覆、湿润、咀嚼及分辨味觉等作用。口腔黏膜的上皮相当于皮肤的表皮,但仅牙龈及硬腭区域的黏膜上皮有角化,其余区域黏膜组织均较疏松,整体较皮肤组织更为脆弱。常见的口腔黏膜病损包括溃疡、糜烂、疱、上皮过度角化、上皮异常增生等。而口腔黏膜出现上述病损时,需要对口腔黏膜进行局部治疗,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含漱液、喷剂、气雾剂、含片、溃疡贴等药剂对黏膜病损进行局部治疗,药剂作用于病损区域的时间短,如提高上述药剂使用频率则增加了吞咽药物、进入全身循环的风险。

2、本专利技术尤其适合儿童,儿童在发生黏膜病损后,常因局部灼痛痒等不适感而做出用牙齿反复摩擦、吸吮或啃咬黏膜等行为,使病损迁延不愈或持续加重,本专利技术的颊、舌屏可将牙齿与黏膜隔离,阻断人为机械刺激对病损的加重;对于低龄儿童,本专利技术相对含漱液、喷剂等传统给药方式,更容易获得患儿的合作。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黏膜局部敷药与防咬伤装置,包括颊、舌屏(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黏膜局部敷药与防咬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药机构包括连接在存管盒(2)内的缠绕收纳杆(23),所述缠绕收纳杆(23)的一端与颊、舌屏(1)转动连接,所述缠绕收纳杆(23)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存管盒(2)后固定连接有转钮(21),所述缠绕收纳杆(23)上固定连接有卡环(25),所述存管盒(2)和储药罐(3)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将药物输送的连接管(24),所述卡环(25)上连接有输药管(22),所述输药管(22)的一端与存管盒(2)内连接管(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药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黏膜局部敷药与防咬伤装置,包括颊、舌屏(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黏膜局部敷药与防咬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药机构包括连接在存管盒(2)内的缠绕收纳杆(23),所述缠绕收纳杆(23)的一端与颊、舌屏(1)转动连接,所述缠绕收纳杆(23)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存管盒(2)后固定连接有转钮(21),所述缠绕收纳杆(23)上固定连接有卡环(25),所述存管盒(2)和储药罐(3)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将药物输送的连接管(24),所述卡环(25)上连接有输药管(22),所述输药管(22)的一端与存管盒(2)内连接管(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药管(22)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存管盒(2)后固定连接有敷药头(85),所述存管盒(2)上设置有用于截断输药管(22)的一端喷敷药物的截止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黏膜局部敷药与防咬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开设在颌垫(7)内的密封气腔(71),所述颌垫(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舌推挤药膜(72),所述颊、舌屏(1)上开设有用于使得密封气腔(71)和储药罐(3)的内部连通的输气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腔黏膜局部敷药与防咬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机构包括连接在存管盒(2)上的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的内部开设有滑槽(81),所述滑槽(8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对用于夹住输药管(22)的截流滑块(82),所述滑槽(81)上设置有手持上药块(83),所述手持上药块(83)与输药管(22)的一端固定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晗苗芬姚敏马浩然李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