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车架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51388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3 17:19
本技术属于车辆悬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副车架结构及车辆。副车架结构中,纵梁组件包括纵梁本体、连接支架、用于连接车辆下摆臂的第一支架以及用于连接车辆稳定杆的第二支架;纵梁本体连接在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连接支架连接纵梁本体和后横梁,且位于纵梁本体和后横梁之间的内拐角处;第一支架安装在连接支架上;第二支架连接在纵梁本体和后横梁,且位于纵梁本体和后横梁之间的外拐角处。连接支架安装在纵梁本体和后横梁的内拐角处,第二支架安装在纵梁本体和后横梁的外拐角处,提高了该副车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保证了车辆悬架系统安装在该副车架结构上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悬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副车架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后副车架是车辆底盘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到连接摆臂件、减振件以及车身的作用,还起到对悬架系统中的零部件起到安装支撑的作用。后副车架主要承载减速器传动、轮胎振动以及车身振动等的激励,对后副车架的强度、刚度等具有较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后副车架一般采用四点连接,后横梁跟纵梁焊接一起,同时在两种连接处布置减速器安装支架,而该区域承受载荷复杂多变,如此,纵梁跟后横梁的连接区域以及安装支架的焊缝连接处往往会存在强度不足,安装点刚度偏低,结构共振等问题,且焊缝也容易出现疲劳耐久开裂问题,进而导致后副车架的承载传力能力差,结构强度、耐久性能和模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后副车架的结构强度低等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副车架结构及车辆。

2、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后横梁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的两个纵梁组件;

3、所述纵梁组件包括纵梁本体、连接支架、用于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后横梁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的两个纵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组件还包括下纵梁,所述下纵梁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横梁和所述连接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连接支架和所述下纵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支架本体上设有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连接所述下纵梁的第三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后横梁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的两个纵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组件还包括下纵梁,所述下纵梁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横梁和所述连接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连接支架和所述下纵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支架本体上设有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连接所述下纵梁的第三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车辆上摆臂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第三侧板和连接所述第三侧板的折弯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折弯板均连接所述纵梁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组件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生陈晶艳余家皓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