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悬架减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悬架用阻尼减振装置及振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车辆减振系统是汽车悬挂的重要部分,其对提高行驶舒适性、保证制动和转向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车辆的驾乘感受和安全性。现有的车辆减振系统通常通过设置减振弹簧的方式实现对车身质量的支撑和减振,车辆行驶中弹簧随着路面起伏压缩或弹开,从而转化成可接受的车身振动。但采用弹簧减振时本身阻力小,在共振时传递比很大;同时,容易产生摇摆运动,其减振效果差、可靠性抵。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更好的使车辆达到最佳的减振性能,提高车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车辆悬架系统需输出可变的阻尼力,其通常采用的是液压阻尼器和主动执行器拓扑组合构建混合可变阻尼器的方式,但其存在流体泄漏、密封要求高、需要频繁维护等问题,其减振效果仍无法满足减振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车辆悬架在不同振动时均具有优良减振效果,且安全可靠性高的车辆悬架用阻尼减振装置及振动控制方法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悬架用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车架的聚磁外筒、连接车辆下摆臂的动子部件,以及设于聚磁外筒与动子部件之间的被动电涡流阻尼单元和主动馈能式阻尼单元,所述动子部件可轴向相对运动地设于所述聚磁外筒内;所述被动电涡流阻尼单元设于所述主动馈能式阻尼单元的上方、并在车辆振动时提供电涡流阻尼力;所述主动馈能式阻尼单元包括相对布置的主动永磁部件和定子组件,所述主动永磁部件和定子组件在车辆振动时相对运动产生电磁感应电动势发电蓄能;当电涡流阻尼力和发电蓄能产生的阻尼不能满足预设减振需求时,所述定子组件接电、并与所述主动永磁部件相互作用产生主动电磁阻尼。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悬架用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车架的聚磁外筒、连接车辆下摆臂的动子部件,以及设于聚磁外筒与动子部件之间的被动电涡流阻尼单元和主动馈能式阻尼单元,所述动子部件可轴向相对运动地设于所述聚磁外筒内;所述被动电涡流阻尼单元设于所述主动馈能式阻尼单元的上方、并在车辆振动时提供电涡流阻尼力;所述主动馈能式阻尼单元包括相对布置的主动永磁部件和定子组件,所述主动永磁部件和定子组件在车辆振动时相对运动产生电磁感应电动势发电蓄能;当电涡流阻尼力和发电蓄能产生的阻尼不能满足预设减振需求时,所述定子组件接电、并与所述主动永磁部件相互作用产生主动电磁阻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用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带有安装槽的定子铁芯、以及设于安装槽内的定子线圈,所述定子铁芯安装于所述聚磁外筒的内侧壁,所述主动永磁部件安装于所述动子部件,所述定子铁芯在所述主动永磁部件的轴向移动时始终与所述主动永磁部件相对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悬架用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电涡流阻尼单元包括相对布置的聚磁导体筒和被动永磁部件,所述聚磁导体筒安装于所述聚磁外筒的内侧壁,以形成聚磁筒部件,所述被动永磁部件安装于所述动子部件,所述被动永磁部件的移动范围位于所述聚磁导体筒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悬架用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部件与所述聚磁外筒之间设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聚磁外筒的外侧壁,所述定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动子部件的位于聚磁外筒外的驱动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先腾,牛华伟,张弘毅,陈志文,陈政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