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4920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0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自修复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具有式I或式II所示化学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中分子间通过多个氢键连接,形成稳定的结构;每个脲基分子的两个NH基团中的H可以与相邻分子的O形成氢键,同时脲基上羰基的O也可以接受其他NH的H,形成三维的氢键交联网络,从而形成多级和多重的氢键结构,多级和多重氢键赋予了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优异的力学性能;多重和多级氢键的动态可逆特性,使弹性体在室温环境下即可实现氢键网络的可控解离与重组,从而显著提升了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的自修复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修复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目前,聚脲弹性体主要是通过异氰酸酯与二元胺类或多元胺反应制备得到。原料涉及剧毒的异氰酸酯,不符合绿色化工生产的要求。其次,反应时间过快,导致聚合物分子链交联从而出现聚合物力学性能差,修复周期长等问题,严重限制其应用领域。因此,研究以非异氰酸酯路线制备聚脲弹性体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2、目前制备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主要通过尿素、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1,3-双(氨丙烷基)四甲基二硅醚进行缩聚反应制备,但制备得到的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由于分子结构中缺少硬段,拉伸强度和抗冲击性能较差,同时自修复性能不足。因此,如何提高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的自修复能力和力学性能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具备优异的自修复能力和力学性能。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或式II所示化学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中x和y独立地为40~120,所述式II中m和n独立地为40~120。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尿素和二元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0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或式ii所示化学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中x和y独立地为40~120,所述式ii中m和n独立地为40~120。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非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尿素和二元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0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第一聚合反应的温度为100~200℃,第一聚合反应的温度为1~5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柳春吕学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